第776章 夫妻拜天地 (第1/1页)

述州城。 一群文人在一家酒楼里吟诗作对,以‘梅花’、‘家国’等为题。 若是从前,他们必然不会这么高调的讨论国事,但随着诸多书院和医院拔地而起后,他们发现只要不是藐视皇权、奸淫掳掠等犯了律法之事,官府不会管他们说了什么,做了什么。 各自作诗一首后,不可避免的谈到了朝堂上的内阁重臣。 这首当其中的便是首辅唐一璇。 “想当初,我还写诗讽刺过首辅大人,觉得她是女子,就对她存有偏见,但现在回想当日之吾,却是跳梁小丑!我自愧不如,当自罚三杯。” 此人说罢,当即给自己倒酒,一饮三杯:“真是痛快啊!” “首辅大人可堪天下女子的典范啊。” “天下女子的典范不是皇后吗?不过首辅大人不是皇后,却也胜似皇后了。” “听闻太子得多位名师教导,国师与太傅等大臣都对他赞许有加,太子聪颖好学,礼贤下士,这是大燕的福气,也是我们的福气啊!” “只是皇上的子嗣还是少了啊,唉。” “……” 角落里,唐一璇专注地看着文人们言论风生,他们并未压低声音,因此听得一清二楚。 突然,燕云镜传音入耳:【比起养一堆混账儿子,我有一个优秀儿子,足矣。】 唐一璇闻言,眨了下眼睛,凑近他低语:“你怎知以后的儿子是混账啊?” 燕云镜眉梢微动:“你想生,我便努努力吧。” 唐一璇:“……” 是她大意了! ??? 青宝城,平昌县下的小镇上。 小镇有一条街,两侧设立了摊位,与府城、县城一样,只是规模小了些,但老百姓脸上尽是笑颜。 当生活有了盼头,可不就做什么都有精神吗! 出了小镇,马车没走多久,就到了一个叫石塘村的村口。 站在村口一眼望去,两旁的树上皆挂了白幡。 陆玉湘眼中充满疑惑:“怎么挂这么多啊,难道村子里死了很多人吗?” 胡知钰猛地皱眉:“不会是得了什么传染病吧?” 墨玑当即请示:“老爷,属下先去村里看看。” 燕云镜点头:“小心些。” 墨玑应是,大步往村里走去。 唐一璇等人回到各自马车上等候。 大约一炷香的功夫后,墨玑去而复返:“老爷,夫人,村里只有一位老人家去了,活到七十三岁,是喜丧,他家三个儿子两个女儿都孝顺,就办了这场盛大的丧事,流水席摆足三日。” 唐一璇听了儿女都孝顺这话,嘴角瞬间上扬,真好啊! 其他人看到她的笑容,知道她为何高兴,只有日子过得好了,才办得了这么大的丧事,大家不由自主地跟着笑了。 他们没有进村,上了马车沿着官道一路向北。 ??? 清川城。 曾经的绿兴村,发展成了绿兴小镇。 只要来清川城游玩的文人墨客,都会走一遭绿兴小镇,只因小镇上修建了水库,水库旁边有一座许愿池,池中心有一个雕像,神似大燕第一女首辅唐一璇。 绿兴小镇的百姓会与外来客说他们的故事。 当初小镇还是绿兴村时,村里的壮丁都被骗去山里挖矿,是唐大人亲自去矿区把他们带回来,唐大人救的不只是壮丁,那也是绿兴村的家家户户,因此他们才会为唐大人打造这一座雕像用来感谢她。 外来客总是听得津津有味。 乔装打扮的唐一璇被老百姓拉着听自己的故事,还听她们对她赞美与感激,怪害羞的,一张脸逐渐热得发烫。 但她心中满怀感动。 当初她仅凭一腔热血,就做了想做之事,一路走来,身边汇聚着各路英豪,与有识之士,这才让曾经的绿兴村有了今日,让百姓们过上了好日子。 当然,她们还需努力,让大燕所有百姓过上好日子,那才是真正的国富民强。 ??? 苍州城里。 云桀和陆玉湖离开队伍,唐一璇交给云桀一个任务,如同他们在前头那般,将苍州的民生现象记录下来,无关好坏,只求真实。 云桀欣然接受,陆玉湖这一路受益良多,表示自己也会参与任务,并督促云桀。 唐一璇对他们很放心,马车继续往北前行。 马车里,唐一璇心想云桀与玉湖的婚事应当近了,新郎官和新娘子都是熟人,她得好好准备一份厚礼才行。 忽然,她抬头看着嗑瓜子的徒弟:“你就不羡慕吗?” 胡知钰吐了瓜子,一头雾水:“羡慕什么?” 唐一璇:“……” 算了,交给胡将军去发愁吧。 燕云镜看着她无语的表情也甚为可爱,一双黑眸深深凝视着她。 胡知钰感觉马车里气氛有点怪:“师父,我出去骑马走走。”说完就掀了帘子出去,求唐止与墨玑一同驾车,把马让与他。 过了两日,马车抵达梅城。 唐一璇掀开帘子往外看,正好看到一支成亲的队伍,新郎胸前绑着大红花,骑着高头大马,满面春风,后面的人吹着唢呐,敲着锣鼓,场面热闹极了。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