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5章 老百姓医院 (第1/2页)

京城。 皇宫的御书房里,五位内阁大臣齐聚,另外还有太医院院使和唐一璇。 太医院院使正在看唐一璇写的全国开展医疗服务的计划书。 皇上和内阁大臣已经看完了。 两天前,皇上就看过唐一璇的这份计划书,并与荀老商议了两天,才有今日的召见。 太医院院使越看越心惊,脑子里转得飞快,皇上召见他,恐怕是同意的,太医院的利益与内阁大臣不相干,指望他们肯定不行,可他要如何说服皇上改变主意? 太医院的太医都有各自的看家本领,只传自家人,甚至传男不传女,皇上会强制他们去教陌生人医术吗? 唐一璇看太医院院使迟迟不开口,便知道这事和当初在清川县开医学院遭到大夫们的拒绝是一样的。 又过了片刻,陶庆昭上前一步,拱手道:“皇上,老臣认为医疗与教育同等重要,朝廷应当重视,医学院的夫子可以从太医院自荐,也能从民间选拔。” 太医院院使眉头皱了皱,听到是自荐,到嘴的话又咽了回去。 孙洵附和道:“京城也是义务教育的试点,书院不局限于教君子六艺,也可以教医术、木工活,甚至是女子的刺绣和纺织……” 话未说完,就被朱阁老厉声打断:“女子怎能和男子一同上书院?孙大人难道忘了二十多年前的那桩连环惨案?” 孙洵面色一僵,叹了口气:“朱大人的担忧不无道理,但我们也不能因噎废食,人人都会经历生老病死,偏远地区的百姓缺医少药,人口增长缓慢,也就发展得慢,一旦百姓生活不下去,还需朝廷拨款,那我们为何不在源头解决问题呢?” 杨妄明附和道:“皇上,臣赞同孙大人的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朱阁老轻哼一声:“你跟孙大人向来一个鼻孔出气。” “你!”杨妄明气恼的指着他:“就事论事而已,朱大人若觉得医疗服务不重要,大可以说出来,只要你说得在理,大家也不是不能听嘛。” 朱阁老沉声反问:“我何时说过医疗服务不重要?我只是不愿再看到二十多年前的悲剧重演,女子就该在家相夫教子,到书院跟男子一块读书像什么样子?这也是为了她们的安全着想。” 不等其他人开口,朱阁老又看向太医院院使道:“院使大人不说话,是同意开办医学院,亲自教导那些学子了吗?” 太医院院使猛地偏头看他一眼:“还请朱大人莫要陷下官于不孝。” 随即,太医院院使对皇上跪下磕头:“皇上,下官家中祖训有言,医术不得外传,还请皇上恕罪。” 经历了三朝皇帝,尤其是燕景帝的后宫妃子众多,太医院的事也特别多,稍有不慎便是全家遭殃,因此太医院院使并非不懂变通,老祖宗的话重要,却没有活着的家人重要。 “爱卿起来吧。” 皇上面无表情,声音平平:“这次一样是自愿原则,你回太医院跟所有太医说明白,退下吧。” 太医院院使心中一紧,虽早有准备,但额头上还是冒出了汗。 他将手中的计划书还给‘唐一骏’,躬身道:“臣告退。” 朱阁老扫了‘唐一骏’一眼,眉头皱成一团,这小子虽不是内阁的人,却已有内阁大臣的待遇,也不知道他哪来的这么多点子? 不论是摊丁入亩,还是义务教育,以及现在说的医疗服务,每一个点子都对民生有很大影响,以长远来看,整个国家会变得欣欣向荣,而这,也是掌权者最想要的,所以‘唐一骏’才会成为皇上身边的红人。 除了让女子与男子一块读书这一点不好! 朱阁老拱手道:“皇上,臣非常支持开办医学院,只是夫子的问题,只要太医们愿意教,那肯定有成百上千的人等着给他们当学生,若没有,臣愿意在民间招募大夫,为皇上培养一批优秀的太医。” 太医院虽有女子,但却是毫无官职的医女,他说培养出太医,其实是不想女子读医学院罢了。 唐一璇知微见着,还好早有心理准备,此刻听了,面上沉静如水。 接下来五位阁老就开办医学院和建立大燕人民医院的规划讨论了两个时辰,午膳都是在御书房里解决的。 唐一璇没参与这次讨论,她不能将所有事都揽在身上,那样会累到猝死。 回到家中,表哥崔玉书也在府里。 崔玉书得知她回来,第一时间找了过来:“谈论得如何?” 唐一璇笑:“成了。” “这么快?”崔玉书颇为吃惊那些大臣的速度。 但唐一璇摇头:“他们还在御书房商讨医学院和医院的筹建事宜,我先回来了。” 崔玉书微微皱眉:“他们为什么要避开你?难不成还想抢你的功劳?” “是谁做的,做了多少,皇上心里都有数的。” 唐一璇正色道:“只要医学院和大燕人民医院能顺利建起来,我的目的就达到了,况且我一个人不能把所有事都做了,也做不到,但我可以将所有能团结的力量都团结起来,稳而快的达到目标,实现理想,还能给有本事的人发挥的空间,一举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