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细思极恐啊 (第1/1页)

唐一璇眉毛微动,询问道:“村民们怎么说?” 张友善深感愧疚:“大人,建水库的话,大家都愿意出力,只是水田养鱼,大家都不知道是怎么个养法,所以还没人表示想单独养鱼。” 唐一璇嗯了一声:“不要紧,粮食重要。” 然而她这么说,张友善更觉得无地自容了。 县令大人为他们村想到了挣银子的办法,他们却畏首畏尾,辜负大人一番苦心。 “大人,无论如何,草民愿意一试,只要草民成功了,其他村民也就能放心的养了。” 张友善忽然躬身表态。 唐一璇挑了挑眉,并未阻止,而是提醒道:“水田里养鱼比较麻烦,你先拿一块水田做试验,平时多注意些,有问题就记录下来,可以自己探索解决,也可以送到县衙,本官会持续关注。” 顿时,张友善激动的施了一礼:“多谢大人提点。” 吃饭时,张家的女眷都回避了,单独在厨房里吃,堂屋只有她和张友善,以及张友善的大儿子张多福。 张多福是绿兴村里为数不多的成年男子之一,他将来要接替张友善的村长一职,所以一直跟在张友善身边学习。 不过张多福是和影六、崔肆等人坐一桌。 看着一桌丰盛的饭菜,唐一璇认真道:“多谢张村长款待,让你破费了,只是下回不必做这么多,别浪费了。” 张友善客气道:“大人难得来一趟草民家中,草民万分荣幸,招待不周之处,还请大人多多包涵啊。” 唐一璇在心里叹口气,这顿饭怕是吃了张家十来天的口粮,想到还有两天,便打算走之前让影六留下一两银子。 第二天,唐一璇走在村子里,每个村民都热情的跟她打招呼,令她颇为意外。 她以为打了刘婆子板子,村里人会排斥她。 走了一会,唐一璇碰到那位去苍河边送饭的大娘。 大娘正在教育小石头:“不会种地你吃什么?以后阿嬷和你娘都走不动了,谁去地里收粮食……” 小石头看见唐一璇,惊喜的喊道:“县令大人!” 大娘顺着孙子看的方向望去,连忙欠身施礼:“民妇给县令大人请安。” “免礼。” 唐一璇挥了下手,微笑询问道:“大娘,你这是下地去吗?” 大娘也笑着说:“回县令大人,是的嘞,这地要勤伺候,不然它长不出粮食。” 唐一璇看到她肩上背着长形木条,尾端绑着什么动物的肩胛骨,她在县衙见到的农具耒耜,与其形状差不多,不过那是铁制的。 莫非这是骨耜? 河姆渡骨耜及装柄图 她又看了路上其他人背上的农具大多如此,不禁一愣,村里的铁器农具这么少吗? 唐一璇忍不住问道:“大娘,我能过去看看吗?” “能的,大人请跟民妇来。”大娘指着农田的方向,走了几步,好奇道:“大人也会种地吗?” 唐一璇摇头:“我没种过地。” “大人是做大事的人,不用种地。” 大娘笑眯眯的说,一旁跟着的小石头瞪大了眼睛看着他阿嬷。 大娘夸道:“大人教林家大郎的土炕,可是救了我们全村的人呢,大伙儿心里都感激大人,现在我们全村都能在自己的地里种粮食了,这全都是大人的功劳。” 唐一璇眉毛微动,林家大郎是指的林宽? 看来她的银子没白花啊。 大娘还在夸夸:“村长昨日说了大人为我们村想的法子,是一等一的好,村里建了水库,往后养鱼卖鱼,大伙儿的日子也就好过了,这心里头可高兴了。” 只是笑过后,大娘忽然叹了口气:“只是那水田养鱼的法子,我和儿媳两人忙不过来,只能等明年再尝试了。” “阿嬷,我可以帮您啊。”小石头插话道。 大娘拍了下他的小脑袋说:“一边去,没你的事。” “那我走了啊。” 小石头跑了几步,也没听见阿嬷叫他,回头看一眼,然后就跑远了。 唐一璇看了看大娘,眼皮跳了跳,打探道:“大娘的儿子也外出没回来吗?” “是啊,这一走都两年多了呢,也不知他在外过得好不好。” 大娘惆怅的望了望天,忽然话锋一转:“若是哪天他完好无缺的回来了,我得把他的腿给打折,再找山脚下的齐大夫给他接骨。” 呃!唐一璇惊讶:“这是为何?” 大娘抬手擦了擦眼角的泪,哽咽的说:“大人,我家大石头打小就孝顺,娶妻生子后,村里也没像他那样疼媳妇的,若不是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他不会去那么远找活干。 大石头走前还跟我说了,过年就归家,可是过了一年又一年,他爬也该爬回来了啊。 所以我常常在想,他是不是在外头有出息了?学那负心汉抛下糟糠妻和孩子了。” 所以要打折儿子的腿? 毕竟是亲生的,因此再给他接骨? 听起来好像没毛病,还让人觉得好笑。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