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就该夸该奖 (第1/2页)

唐止把册子送过去时,云桀和胡知钰还没睡。 两人向唐止道谢后,就翻开册子看起来。 “字挺漂亮的。” “就是有点多了。” 云桀和胡知钰对视一眼,认命的一条一条记下来。 两人都不是学习的那块料,尤其是胡知钰,不然当初也不会让他们重考和开小灶。 但这次不一样,两人都希望快点出门,因此把自己逼迫得挺狠的。 三日后,唐一璇从云刚的口中得知,那两人三天都没出过房间,吃喝拉撒全在里面,硬生生的将内容背诵下来才离开。 唐一璇一点也不意外。 别看云桀和胡知钰平时大大咧咧,又爱玩,但关键时刻还是很靠谱的。 “主子,我们回来了!” 唐水的声音在外面响起。 唐一璇抬眸望去,只见唐水和唐流走进办公房里。 这两人提前回来后,在县衙待了半天,就决定一人去找金县尉,一人去找崔玉书。 唐水的意思是总不能主子回来,他们却一问三不知。 如今回来了,唐一璇望着风尘仆仆的两人,惊喜的询问:“水患都解决了?” “是的主子。” 唐水滔滔不绝道:“属下去的是七里庄,除了老人和孩子,七里庄的百姓都跟着金县尉他们一起干活,黑豹带人做了不少木筏,将百姓的粮食和重要财物运出来,都做了标记存放在小镇上的几座空宅院里,七里庄的老人和孩子也都安顿在那里,镇长搭建了粥棚,每日提供两顿。属下看了,粥是浓粥,能饱肚子。” 唐一璇很高兴。 有他们在,她可以放心的离开清川县了。 “金县尉回来了吗?”她问道。 唐水摇头:“还没有,不过武学院的夫子学子们回来了。” 唐一璇吩咐道:“你去找杜县丞,让他亲自将锦旗、一百两银子和五十斤菊花酒送到武学院吧。” “是,主子。” 唐水出门后,唐流立刻汇报道:“主子,上泽村和下泽村的水患也解决了,崔公子与学子们正在回来的路上,大概明早能到县城。” 唐流觉得崔公子回来肯定会来见主子,有关两个村子的情况知道得比他详细,就没多说什么。 唐一璇也没问他,点点头:“好,你先下去休息吧。” 这三日,她除了看那些册子外,还和杜来德商量了对所有救援人员的奖励问题。 做好人好事,就该夸该奖。 只要做的人多了,清川县的风气就会越来越好。 一百两银子用来建设武学院也好,分给救援的夫子学子们也好,都由武学院内部决定,她不插手。 再过半月就是重阳节了,重阳一般会出游登高,赏菊花,吃重阳糕,喝菊花酒等。 清川新书院、医学院和县学的奖励都是一样的。 菊花酒是从曹家的半日闲买的,原本买不了两百斤,因为半日闲的菊花酒也就两三百斤,一下子被买走两百斤,那很多熟客就买不到了。 这次买不到,下次还会不会来他家买酒?所以半日闲就只卖一百斤。 半日闲的伙计将一百斤菊花酒送到县衙里直接懵了。 伙计回去就跟掌柜的说了,掌柜的立刻去找东家曹贵,曹贵立马又送了一百斤菊花酒到县衙,还不收银子。 唐一璇哪会占这个便宜,是多少银子就给多少。 曹贵只得接了银子离开县衙。 但是当晚曹家用膳时,曹贵说了这个事,猜不透唐县令突然买两百斤菊花酒做什么。 曹老夫人觉得唐县令是要嘉奖某些人。 将军打了胜仗不是还会犒赏三军吗?清川县的水患问题能这么快解决,多亏了那么多帮忙的人呢。 曹老夫人表示既然知道这个事了,就不能当做不知情,唐县令如何做的,他们家跟着做就是了,不能抢在县衙前头。 于是曹贵密切关注县衙的动静。 当得知杜县丞坐着马车,又带着四名衙役出城,前往武学院后,他立刻回家取了五十两银子和二十斤菊花酒赶去武学院。 曹贵没想到出城时,碰到了许三金和绣庄的东家章胜。 章胜知道县衙分别给县里四个书院绣了锦旗后,就一直在关注这件事,还跟好友许记的东家许三金说了此事,这才有了城门口的碰面。 “曹兄,怎么只有你一人?李兄没跟你一起吗?” 许三金自打百货大楼没选分红,损失巨大后,就对曹贵和李益礼有了怨言。 如果曹贵告诉他选分红,他许家就不会掉在几大家族的末尾上,尤其是清川县越来越好,来了不少外地商人,他许家已经没什么优势了。 每每想起这些事,许三金心里就好恨。 曹贵最近只要与许三金碰到,就会听他说几句带刺的话,一开始没计较,多年老友,许家在走下坡路,心情不好能理解,但听得多了,也有些烦,对方还把第三人扯进来,就更让人不喜了。 曹贵淡声道:“益礼有他的事,我跟他也不像二位能天天在一起喝茶听曲儿,曹某还有事,就先走一步了。” 说罢,他直接让车夫快走。 许三金望着曹贵的马车渐行渐远,自嘲的说:“想当初我许家与曹李两家守望相助,不搞巴结官府那一套,才没被刘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