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她早晚会算 (第1/2页)

她应该看看? 唐一璇微微挑眉,接过信打开。 梁皮的字堪称鬼画符,她连蒙带猜的看完后,沉默下来。 卫腾没看到大人震惊的表情,疑惑的问道:“大人不感到奇怪吗?” 唐一璇眸光微凝一瞬,抬头看他:“何来奇怪?” 卫腾怀疑的说:“梅城不仅有土炕,还有水泥加固城墙,可不管是兴原府城,还是临县,去年都没有土炕,土炕法怎么会传到梅城,而且是军营里啊?更别说水泥了,目前还没有对外出售。大人,我怀疑县衙……” “咳咳。” 唐一璇轻咳两声,打断他的话。 “敏锐性不错。”她夸赞道,须臾,反问他:“加固城墙好不好?” 卫腾微愣,忽然神色一凛:“好!戎族更难以攻城。” “是啊,北地的百姓能安居乐业比什么都强。” 唐一璇不喜欢战争,学过近代史的人都不会忘记那段血与泪的战争时期,不会忘记那些用血肉之躯保卫国家的英雄儿女。 从知道七曜楼的楼主是北苍王的人后,她能不知道自己这点东西,瞒不过北苍王吗? 七曜楼的楼主派人带走那二十万两官银,其中一人是苍狼军的校尉。 可想而知那二十万两用在了何处。 七曜楼的楼主不是东西。 从她这里得了好处,还威胁她以银子买命,臭不要脸。 即使他功夫高,这笔账她也早晚会算! 唐一璇眯着眼在心中暗想。 卫腾垂首,抱拳道:“抱歉,大人,是卑职狭隘了。” 唐一璇回过神来,温声夸他道:“你做得很好。作为捕快,要保持高度的敏锐性和警惕性,善于以小见大,见微知着,你才有机会成为天下第一捕快。” 卫腾猛然怔住:“天下第一捕快?” 唐一璇肯定的点头:“对,捕快做到顶尖儿,就是天下第一捕快。京城有锦衣卫和六扇门,你若是成了天下第一捕快,他们都很愿意收你。” “卑职哪都不去,卑职愿为大人鞍前马后,效犬马之劳。”卫腾单膝跪地表忠心。 唐一璇挑眉,没想到卫腾会这么说。 看来他今天被卫雨刺激狠了。 她抬手说道:“卫捕头请起,你不用急着赶路,先去休息吧,明天再走不迟。” “多谢大人,卑职告退。” 卫腾站起来,退出办公房。 唐一璇目送他出门,心想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过了一会,她扬声道:“影六。” “大人有何吩咐?”影六立马进门。 唐一璇手里举着两张图,吩咐道:“你让人去请杜县丞和崔师爷过来。” “是,大人。” 影六出了门飞上屋顶。 他交代最近的崔家护卫后,从屋顶飞下来。 大约一盏茶的功夫,杜来德和崔玉书一前一后走进县令办公房。 杜来德拱手行礼,询问道:“下官拜见大人,不知大人急召有何要事?” 闻言,唐一璇眉毛微动。 对比杜县丞的态度,王通判是真的很有问题。 不过眼下管不到,她清了清嗓子问:“你们见过这两样东西吗?” 唐一璇将两张图分别递给他们。 “棉花?” “玉米?” 杜来德和崔玉书同时开口。 “不错,曾经偶然听过一个域外商人提到这两种作物。” 唐一璇点了点头,有些懊恼的开口:“若非金县尉说起冬衣,本官还想不起来。” 崔玉书与杜来德交换图纸,看着图像以及描述,他忽然皱起眉头:“大人,你是否听错了?我曾在江南见过你描述的木棉花,洁白如雪,温暖无比,可入药,木棉花谢了得出棉絮,可做枕头、被子,棉衣等。 但是前朝有大司农想在北地种植木棉花,却次次无功而返,得出木棉花耐旱、耐湿、不耐寒的结论。大人,北地种不了木棉花,若是现在派人去江南购买,买回来还来得及制成冬衣。” 唐一璇眸子里浮现一抹错愕。 她敢肯定木棉花不是棉花,但要怎么解释两者的区别? 只怪她不是农科院毕业的。 唐一璇无奈的抚了抚额,问道:“玉米呢?” 杜来德期待的望着崔玉书。 崔玉书摇了摇头:“我从未见过。” 杜来德失望的收回视线,如果崔师爷见过就好了,他叹了口气:“下官也未见过。” 唐一璇想了想,看着他们:“还是都贴到告示栏上吧,万一有人发现棉花呢?土豆以前也没有,是外地人带来的。” “一切听大人安排。”崔玉书没有意见。 唐一璇就把图纸交给杜来德。 她又问道:“若是去江南购买,你们认为派谁去合适?” 不等他们开口,唐一璇接着说:“这一走可要大半年,路上还有未知的危险,万一折在路上,今年的冬衣就没指望了,所以,不能将宝压在同一个篮子里。” 杜来德想到了一个主意:“不如组织人手进山打猎?以兽皮制作冬衣。” 唐一璇思考时,崔玉书觉得可行,赞同道:“打猎可以避免山中动物泛滥成灾,到山脚下吃地里的粮食。” “那就组织人手打吧。”唐一璇点了下头,问道:“杜县丞,如果买大批的羊,要去哪买?” 杜来德回道:“梅城。离关外最近,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