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一代人努力 (第1/2页)

不然一个欺君之罪落下来,她小命不保。 虽然亩产只有五六百斤,但比起其他粮食亩产不足两百斤来说,已经相当可观了。 老李头心中不安,额头不停地冒汗。 “大人,这一批土豆是先种下的,大伙儿对它还不熟悉,后面的收成会好些,亩产应该能有八……七百斤左右。” 老李头临时改了口,想着说多了,达不到可能会掉脑袋,说少点,万一超过了大人的预期,大人也能多高兴几日。 嗯? 唐一璇没揭穿他的小心思,不管是八百斤,还是七百斤,都很可以。 “好,你们费心了,等土豆全部收上来,本官要对你们论功行赏。” 老李头连忙推辞:“这是草民等人的份内事,当不得赏的。” “种地也是一门学问,不管是种什么作物,都需要注意天气啊,肥料啊,土壤等方面,还有虫害问题如何解决,这些因素都能影响粮食产量。” 唐一璇的声音不疾不徐,建议道:“你回去可以集思广益,将你们这些年的种植经验写下来,不会写字就找人代写,只要实用,本官会为你们出书,让世人都记住你们的名字。” “出、出书?”老李头傻眼了,他一个种地的也能出书?那不是读书人干的事吗? 唐一璇嗯了一声:“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种地一样能够光宗耀祖。若是自己想学,九月初一清川新学院开学,可以去报名读书。” 老李头再次傻眼:“草民这么大年纪还能读书吗?” 当然,新学院就是要将男女老少一网打尽!唐一璇在心中说道。 “活到老,学到老,学无止境。” 唐一璇负手而立,意味深长的开口:“想要改换门楣,要么你的爹娘吃苦,要么你吃苦,要么你的孩子吃苦,三代人总要有一代人努力,老天是不会掉馅饼下来的。” 看似朴实无华的一番话,却十分引人深思。 杜来德奋笔疾书,将唐大人刚才的言论全部记录下来。 崔玉书看着表弟肃然起敬,心中为自己刚才的怀疑而感到羞愧。 他怎么能轻易怀疑表弟不是表弟呢,也许是因为中毒缘故,才导致表弟醉酒。 老李头的爹娘几年前就没了,但他有妻有子,都在清河生活,当初他们要跟他来北地,他认为北地太艰苦,就没让他们跟过来。 老李头忽然跪下求道:“大人,草民会请人把几十年的经验都写下来,大人能把奖赏换成接草民的妻儿来北地吗?” 唐一璇眸中闪过一丝惊讶。 她倒是想多来一点人,但他的家人应该是崔氏的人,不能随便离开。 她偏头询问看向崔玉书。 崔玉书点头道:“我来安排吧,如果还有其他人想接家眷过来,正好一并送过来。” “好,交给你了。” 现在土豆种出来了,唐一璇回办公房写奏折。 首先卖一波惨,土豆得来不易,种植不易,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 说到财力,那肯定要哭穷,她奖励发现者的银子,买土豆的银子,以及种植的所有花费写了……两千两。 从北苍王的事来看,皇上是个小心眼的,写多了,她怕遭到反噬。 写完奏折,唐一璇又写了食用土豆的注意事项。 等到土豆在清川县全面种植时,要一并宣传开来,以免有人误食有毒土豆而丧命。 不知过了多久,影六在门口汇报:“大人,六公主来了。” 唐一璇抬头,放下炭笔,拿起一张干净的宣纸盖住刚写的内容,起身走至门口,就看见燕青漪与凌千语走进院门,迎面而来。 唐一璇跨出门,朝六公主弯腰躬身:“下官给公主请安。” “唐大人不必多礼。” 燕青漪抬手,笑吟吟的说道:“昨天本公主有事,没来县衙,劳烦唐大人派人送来银子,本公主心里过意不去,便亲自走一趟,希望唐大人不要见怪啊。” 唐一璇眸光微凝一瞬,直起身来说:“公主太客气了,本是下官要感谢公主相助,主动送上门是应该的,岂能让公主受累呢。” 霎时,燕青漪目光直勾勾的看着他:“那你怎么没亲自去驿站啊?” 唐一璇抱拳,垂眸道:“回公主,每逢这个时节苍河水都会暴涨,还有一种新粮食作物即将成熟,县衙公务繁忙,下官只想一心为百姓做事,无心他顾,还请公主恕罪。” “一心为百姓做事?无心他顾?” 燕青漪脸上的笑容随着念出口的话渐渐消失。 唐一璇铿锵有力的开口:“是的,下官既然来了清川县做父母官,就要护一方百姓吃饱饭穿暖衣,不再有饿死,冻死之人。” 燕青漪本来是有些生气的,自己的心思被他看出来,不过他是探花,人很聪明,她又没有藏着掖着,他能看出来很正常,但他看出来了,竟然还拒绝她? 他不知道她是一国公主吗? 他不知道娶了她,就能让他平步青云吗? 他都知道! 他只是不想娶她而已。 燕青漪从他的眼神中能看出来他不是嫌弃自己嫁过人,而是他真的是想为百姓做事。 毕竟他在清川县的作为有目共睹。 但是娶她,与为百姓做事不冲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