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劲往一块使 (第1/2页)

当唐一璇带着杜来德和崔玉书走进来时,几位老村长直接跪地磕头。 “草民叩见县令大人。” 其他人见状,连忙跟着跪地磕头。 唐一璇眼皮微跳,迅速开口:“诸位不必多礼,快起来。” “谢大人。” 所有人都站了起来。 “坐下说话。”唐一璇抬手示意他们落座。 等他们都坐下后,唐一璇环顾一圈,温声道:“请诸位来县衙,是有两件重要的事与你们商量。” 微顿一下,她看向崔玉书:“崔师爷,你来说吧。” “是,大人。” 崔玉书起身,拱手一礼。 随即,他面向各个镇长和村长:“第一件事,是县城收了一批流民,共计1128人,需要将这些人安排到各个小镇和村子里。 每个村镇的情况,县衙都有所了解,请诸位过来,是希望你们能帮助他们更快的融入清川县。 现在你们说说各自的村镇空置的房屋情况,和对流民有什么要求吧。” 各个镇长和村长的表情一会震惊,一会担忧,一会又紧张无措。 唐一璇光看他们的脸色就大概能猜到他们在想什么。 或许这就是人精为什么喜欢简单的人的原因。 绿兴村的张友善与县令大人打过几回交道,没其他人那么紧张,率先开口:“唐大人,我们绿兴村的情况是这样的。 因为外出找活儿被骗了,大人救回来一些人,也有的运气不好死在了外头,所以村里现在是女多男少。 但我们村屋子多,田地多,自从建了水库,开荒的人也多了,只是大部分都是女人,草民就想着,能不能多分配一点壮劳力给我们村啊?” 长留村的孙康文一听壮劳力三个字,跟着附和道:“唐大人,我们长留村的地也多,家家搞起了家畜养殖,能挪出来银子建房,希望大人给长留村多分配一些人。” 林家村的村长林百参表态道:“草民村里在砖窑打工的多,虽有组织人手开荒,但速度比较慢,无论是分配大人还是小孩,都行,草民都会帮他们尽快融入村里。” 丹溪村、向阳村、上泽村…… 村长都说了各村的情况,目前没有一个拒绝分配流民。 而福来镇、礼台镇和泉河镇三个镇的镇长,更是直说接纳两百流民不成问题。 有人是从村里的实际情况出发,也有人是纯粹配合县衙的工作,但不管是哪一种,都给人一种劲往一块使的感觉。 唐一璇眸子里浮现出欣慰之色。 所谓人心齐,泰山移。 她仿佛可以预见清川县的未来了。 但杜来德的感触最大。 他是清川县衙的老人了,这些村长和镇长里面,他也认识几个,可是从前,这些人见着每任县令,说话都磕磕巴巴的,生怕说错话了。 就连一直跟县衙哭穷的人也都不哭了。 顿时,杜来德看向唐县令的眼神犹如看着香饽饽一样。 崔玉书将他们反应的情况一一记录下来。 思索之后,唐一璇看向三个镇长道:“本官谢谢你们配合县衙的工作,不过这次的流民总人数是1128人,你们每个镇接纳120人,按流民的户籍分配,一户中会有老人和孩子,记住了,要一视同仁。 虽然这次分配的人不多,但清川县发展起来后,还会有流民过来,你们可以先做好准备,在镇上划分区域,也方便日后管理。” 三个镇长连连点头:“请大人放心,草民晓得了。” 十一个村长的表情各异,有的眼巴巴看着唐县令,有的在计算三个镇分走了多少人,还剩下多少人。 这时,唐一璇看了一圈各个村长说:“剩下的768人,按照你们各村的情况分配,绿兴村90人,长留村80人,林家村80人,丹溪村70人,上泽村70人,下泽村70人,向阳村70人,广顺村60人,苍河村60人,四道沟村60人,七里庄58人。” 十一个村长听得一愣一愣的。 唐大人这么快就分配好了? 唐大人都不用打算盘吗? 杜来德记下唐县令报出的数字,想着相加起来是不是768人,但他只学了1~10之间的加减法……又没有带算盘,只好作罢。 唐一璇等了一会,没人说话,只好问道:“你们对这个分配有意见吗?有意见就提出来,本官可以调整一二。” “没有意见,草民都听大人的。” 众人齐齐摇头。 “ 那就这么分配了,会议结束,你们跟着衙役去领人。”唐一璇叮嘱他们后,对崔玉书说:“崔师爷,说第二件事吧。” “是,大人。” 崔玉书再次站起来,他将报纸分发给各个镇长和村长,边发边说:“第二件事,就与诸位手中的清川周报有关了。” 因为纸质的问题,还不做两面复印,所以清川周报是单面印刷。 但众人依旧一脸惊奇的看着周报。 还好他们知道县令大人喜欢读书人后,又找人学了许多字,不然现在都看不懂这上面的内容。更严重的是,如果惹了县令大人不高兴,那他们镇或是村子就完了。 “数字歌?” “论读书的重要性?” “文明从卫生做起,清川因你而美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