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望平安归来 (第1/2页)

这些人都不怕死吗? 不说从清川县到澜州的路有多远,中途是否会发生意外,单单是澜州的瘟疫,就有太多不可控的危险,这些大夫说得好像就是出个远门治个风寒那般轻巧,这不禁让他怀疑,他们去了澜州,当真能解决瘟疫吗? 但舒彦卿知道一点,这些人对璇姐儿有一种很特别的信任感。 他看着眼前的璇姐儿,已经无法和记忆深处的她比较了。 从前的她,因为有爹娘的宠爱,天天过得无忧无虑,哪怕闯了祸也有她哥哥帮着扫尾。现在的她却褪去了稚嫩,长成了可以保护别人的大树,而不是需要人呵护的娇花。 舒彦卿心疼之余又多了一抹欣赏,无论是什么时候的她,都那么吸引他,令他着迷。 他想,等璇姐儿去了京城,不做官了,他不会、也不让爹娘拘着她,只要是她想做的,他都无条件支持。 此时的唐一璇压根不知道舒彦卿的想法,她向大夫们了解医学院学子的学习进度,如果将她们带过去,能否帮得上他们的忙。 毕竟光凭七个大夫,是远远不够的。 结果自然是有能帮得上忙的。 大部分学子都非常珍惜学医的机会,那股勤奋劲儿完全不输考科举的学子们。 对此,唐一璇便拜托所有大夫回学堂,询问学子们的意愿,同样是采取自愿原则,要与大家讲清楚其中的危险性。 所有大夫答应后,就出门去各自的学堂了。 唐一璇则与崔玉书、舒彦卿离开医学院,打算去崔家拜访崔老爷子。 崔玉书看了看天,建议道:“崔家在镇上,现在去就错过饭点了,还要露宿荒野,不如先去百货大楼里吃了饭,明早再动身?” “没事,我能三天赶到清川县,这点路不算什么。” 唐一璇只想快点解决好此事。 崔玉书却说:“你不是说要派高手保护他们吗?他们还在路上吧,你不差吃饭这点时间。” 唐一璇眼角余光看了眼舒彦卿,没说话。 高手自然不是她的人,不然她来时就清点好了人。 她说的高手是燕云镜与他的黑甲卫,有他们在,定能保这些大夫平安,只要不传染上瘟疫。 但燕云镜离开北地的事不能让舒彦卿知道,他是太子的人,万一太子搞事情,她也会有麻烦。 “走吧,先去吃饭。”崔玉书不希望表妹如此粗糙的过活。 然而唐一璇说:“崔大人你留下吧,医学院这边要麻烦你盯着,就不用和我去镇上了。” 崔玉书:“……” 若不是舒彦卿在这里,他定要拉着她去吃饭。 舒彦卿眼神一闪,接下来没了崔玉书跟着,他应该能跟璇姐儿好好说话了吧? 结果没有。 唐一璇选择骑马去镇上,速度够快。 舒彦卿跟在她身侧,一张口就是满嘴的风灌入,哪里还敢说话让她分神,一颗心只剩下担心她骑太快会不会摔下来,而不错眼的看着她。 骑了两个时辰,唐一璇感觉大腿麻了,有一点点痛,不得不慢下来。 总不能到了崔家,罗圈腿走路吧? 那多不雅啊,唐大人还是要形象的。 唐一璇赶路去崔家时,崔玉书也没闲着,时刻关注着医学院的动静,同时给表妹扫尾。 表妹只带了三人,但说要派高手去保护澜州的大夫与学子,那肯定要安排人,不然以舒彦卿的敏锐性,肯定会怀疑。 因为表妹没和他说,崔玉书也猜到了北苍王身上。 虽说北苍王无诏不得回京,却没说他不能去其他地方,但三皇子和太子都不在京城,如果北苍王离开北地,万一那两位发生意外,出了事,极有可能会安在北苍王头上,以莫须有的罪名夺走北苍王的兵权。 假如他没猜错,表妹应当是希望北苍王继承大统。 那北苍王没了兵权在手,就如同没牙的老虎,没了优势,又如何与另两位抗衡? 所以北苍王可以去澜州,但不能让他人知晓。 崔玉书回到县衙,就将自己的护卫队长叫到跟前,让他点三十个身手好的人,去医学院听候调遣。 医学院里,每位夫子都在学堂上说着起澜州瘟疫的事。 前清川县令,现苍州知府唐大人亲自来医学院里寻求帮助,夫子认为救死扶伤是每个大夫应当做的,又有唐大人相求,他们都已经答应去澜州救援了。 七位夫子决定各自带一小队,因此要在自愿的学子中挑选出优秀的,年龄大一点的,就又缩短了范围。 前往澜州救援,学肯定能学到更多,是很宝贵的经验。 但这次救援不同于几月前的水灾,一旦染上瘟疫是真会死人的。 夫子希望学子们考虑清楚,不要一时头脑发热。 然而当夫子拿出宣纸和炭笔,登记自愿的学子名单时,每个学堂都有半数以上的人报名。 一个学堂有六十名学子,多的有四五十人报名,少的也有三四十人报名。 夫子们很欣慰。 这证明他们的教导没有白费,谁乐意花几年功夫教一个白眼狼出来呢,学医先学德。 当然了,不是说没报名的学子都不是好的,每家情况不一样,既然是自愿原则,就有不报名的权利。 有人是因为家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