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5章 各世家反应 (第1/2页)

邱家是述州城最有名望的三大世家之一,虽比不得清河崔氏、范阳温氏、太原祁氏这种顶级世家,但邱家在述州城里,是连衙门也要给七分颜面的地头蛇。 “按摊丁入亩纳税,对咱们邱家而言只是毛毛雨,但谁又会嫌银子多呢!” “哼,皇上只想着给那些穷鬼好处,也不想想他的皇位稳固依靠的是谁!” “我看皇上比先帝还糊涂!就连慎王登基也没想过动我们世家,早知道……” 邱家族老打断道:“慎言!这废除人头税吃亏的不止我邱家,还轮不到我们冲到前头,俗话说出头椽儿先朽烂,我们先观望观望,看其他家族如何选择。” 人老了,有些想法会和年轻时南辕北辙,只求稳妥,平安,家宅安宁为上。 邱家族长眉头紧皱:“不行!我邱家不弱于人,与其做缩头乌龟躲在别人后头,不如做一回领头羊,以后我邱家就是述州世家之首,将来未必不能成为清河崔氏,太原祁氏那样的老牌世家。” 老一辈以守为主,但年轻一辈都有‘开疆辟土’的豪情壮志,希望家族更上一层楼。 “我赞成族长说的,做领头羊,成世家之首!” “述州的天也该变一变了。” 书房里以族长为首的年轻一辈众多,因此邱家开始积极联络各方,为给朝廷施压做准备。 述州各世家收到废除人头税,改成摊丁入亩制度的消息,也如邱家这般,重要人物坐在一起商议对策。 还有其他府城的世家,也被朝廷这个政策打懵了。 尤其是纯靠收租子赚钱的地主们,被打了个措手不及,田地越多,纳税越多,这不是割他们的肉吗? “哪怕将田地挂靠在举人名下,我们家最少也要找一二十个举人,就算把整个府城翻过来,也找不到这么多还未成亲的举人。” “虽然损失最大的是那些世家,但他们赚钱的门道多的是,一旦实行摊丁入亩,最先完蛋的一定是我们这些小地主。” “决不能废除人头税!” 地主们骂骂咧咧,对那提出废除人头税的京官,恨不得食其肉,喝其血。 各大州城的世家对京城来的消息,总是比普通百姓知道得早,以往还能暗中动点手脚,衙门纵然不满也只能歇气,毕竟强龙不压地头蛇。 可是这次不同,大燕境内全面实行摊丁入亩,由锦衣卫传达至衙门,并配合衙门传遍辖内每个地界。 锦衣卫有监管百官之职,锦衣卫副指挥使舒彦卿带着尚方宝剑出行,有先斩后奏的权利,各地官员哪还敢阳奉阴违啊。 当然不是没有头铁的。 有些官员忘了做官的初心,被金银与女人迷昏了头,与当地世家坑壑一气,鱼肉百姓,充当世家保护伞,百姓苦不堪言。 每遇到一位贪官,见到那些受欺压的百姓麻木的表情,舒彦卿愈发能理解璇姐儿为何要做官,渐渐的,他从被动变为主动,为百姓请命,一时间,锦衣卫镇抚司的人忙成了狗。 有锦衣卫配合各地州城衙门,越来越多百姓知道了朝廷要废除人头税,以后按摊丁入亩制纳税,这让在绝望中苦苦挣扎的穷苦百姓终于看到了希望,激动得高呼万岁,又哭又笑。 ??? 清河崔氏,族长院里的书房中。 崔老爷子端坐在书案后品茶,漫不经心的看着一屋子晚辈思量与商讨对策。 “从大局上说,废除人头税是好事,只是对我们崔家而言,每年都要损失一大笔银子,还有奴隶。” 世家大多通过兼并土地获得收益,掌控所在地的命脉。 只要世家为富不仁,就会造成一方百姓,富的越富,穷的越穷。 “银子是死物,这笔银子我们可以从别处赚回来,没必要跟其他世家掺和在一起。” “说得可真轻巧,目前南边的世家都同气连枝了,如果我们各自为营,我崔氏将来还能在清河立足吗?” “不管怎样,我们崔家不能变成朝廷杀鸡儆猴中的鸡。” 书房里一片静默。 太原祁氏。 “北苍王还真是杀伐果决啊,登基半年就搞这么一出,他就不怕世家联手对付他吗?” “他会怕你手里那点奴隶,他就不叫大燕战神了!” “是啊,重开科举的时候就该想到会有这一天,咱们这位皇上可不是贪图享乐的先帝,也不是蛰伏多年的慎王,皇上更年轻,在战场上所向披靡,就不是个软蛋。” “所以我们祁家如何选择?” 范阳温氏。 “朝廷这是断我们的财路,接下来是不是还要拿我们世家开刀啊?” “暂时不会,北狄打过来了,朝廷正在全面备战,不过这恰好给了我们应对的时间。” “皇上不是大燕战神吗,为何这次不御驾亲征啊?” “马上联系我们在朝廷的人,无论用什么办法,都要让皇上离开京城。只有让皇上离京,最好是在战场上受点伤,这次的摊丁入亩就会不了了之。” 兴原城,清川县。 废除人头税的消息传到清川县的各个村镇时,所有穷苦百姓都乐开了花。 有百姓大胆猜测:“肯定是唐大人的决策!” “唐大人不管在哪里做官,一直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