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6章 信还是不信 (第1/1页)

好书推荐: 本命三国

许县。 墙外的树枝上面的黄叶,被秋风扯下,一些随着风远去,一些则是落在了院中,摇摇晃晃的,跌跌撞撞的在墙面上碰了几次,然后才不甘心的躺在了地上。 刘晔看着落叶,不由得轻轻叹息了一声。 人生,就像是这个落叶一样,总是要在墙上撞上几回,才会不甘心的躺倒在地的。嗯,或许躺在了地上依旧不甘心,还想着要乘风而起。 不过,落叶就是落叶。 若是能够乘风远遁千万里,那就已经不是落叶了…… 骠骑将军斐潜在长安举办什么青龙寺大论,消息就像是乘风而来的烟尘一样,顿时吹得颍川一带的士族蒙了眼,其中自然也有在许县的刘晔。 刘晔职位很是清贵,司空仓曹掾。顾名思义,就是主管仓谷之事的官员,当然,偶尔也会参与议政军务,但是并不是其主要职责。这几天忙完了秋收入库,也就自然是闲暇了下来。 曹操表面上看重刘晔,甚是礼遇,赏赐恩宠什么的也不差,但是实际上么…… 刘晔也算是谋士,那么谋士最重要的是什么?是天天拿着算筹,然后轻点数目么?应该是策略得以采用,才智得以施展…… 然而最近一次,刘晔献策而曹操采纳是在什么时候? 是讨伐山贼的时候…… 当年击败了袁术,曹操移师寿春。 山贼陈策聚众数万人,并据险而守。一开始的时候曹操并没有多重视,随便派了个偏将去讨伐,结果么反倒是被人打得鼻青脸肿的回来了,于是曹操就问策于刘晔,然后刘晔表示说可以先悬赏劝降,再用军事实力进逼,那山贼就会自己溃败。 曹操同意,并派猛将在前,大军在后,最终如同刘晔所预测般平定陈策。 一切似乎都在表示,曹操重用刘晔,言听计从,并且曹操和刘晔相得益彰…… 然而,刘晔的献策,至今为止,就这么一个。 难道刘晔的才智就仅仅只能用于讨伐山贼么? 很显然并不是,但是为什么曹操其他大事都不找刘晔问策,偏偏在讨伐山贼这种“大事”上表示自己对于刘晔的“良策”欣然接纳,并且广为宣传到众人皆知的程度? 因为,刘晔是汉室宗亲。 刘晔自身也很清楚,所以在献上了讨伐山贼的“大策”之后,便是基本上扮演了一个称职的仓曹掾,甚少去参与什么其他的“小事”了。 不过,不去参与,并不代表着刘晔什么都不关心,就像是从长安传来的青龙寺大论的消息一样,让刘晔生出了一些难矣描述的感触…… “求真求正?”刘晔轻轻的念叨着,目光有些游离。 刚刚听到这样的消息的时候,刘晔就有些不敢置信,就算是当下想起,依旧仍然有些这样的感觉…… 曹操还在冀州打生打死,大汉天下依旧烽火硝烟,然后骠骑将军斐潜的长安已经可以平静得坐而论道,讨论一下今天吃易经还是舔论语了么? 不过话说回来,刘晔觉得真正的大汉,应该是像是骠骑将军斐潜那样,文有文道,武有武勋,跨上马便可以出征,卸了甲就可以论经。这是刘晔心中的理想状态,但是有意思的是,他并没有在许县看到,而是在长安的消息之中听到了。 这算是什么? 虽然斐潜并没有直接出面,但是其实也和出面差不多了。 这是“文治武功”啊…… 相比较起来…… 刘晔不由得长长的叹息了一声,然后盯着墙下的落叶,似乎想要从落叶上看出一些名堂来一样。 “启禀郎君……”下人到了左近禀报道,“满令君来了……” “哦?”刘晔起身,到了门外相迎“伯宁兄,多日未……” “荀令君有请……”满宠没等刘晔说完,便直接了当的说道,“知子扬沐休,然事情紧急,故而令某前来相召。” 刘晔一愣,旋即点了点头说道:“如此,伯宁稍驻,待某更衣。” 不多时,刘晔就坐上了满宠的车辆,朝着司空府而去。司空府等于是二朝廷了,曹操出征在外,基本上后勤大小事务就是由荀彧处理了,一般也多在司空府衙的前堂,这一次召集刘晔等人,也同样选择了在这里。 车轮碌碌。 刘晔看了一眼满宠,在咕噜噜的车轮声之中,轻声说道:“伯宁兄可知何事?” 满宠沉默了片刻,最后只说了四个字:“……长安来使……” 刘晔微微愕然,然后轻轻的点了点头。 等刘晔到了的时候,发现议政厅当中,不仅是荀彧,还有郭嘉和程昱,甚至还有夏侯惇也坐在一侧。当然,根据刘晔的经验,夏侯惇大概率是来听一听的,要让夏侯惇拿出什么策略来,基本上是不太可能。 “子扬来了?”荀彧风度翩翩的震了一下袖子,请刘晔就坐。 刘晔见礼,然后也和其他的人致意之后,坐了下来。 “知子扬谋划过人,故而相召,搅了沐休之期,某之过也……”荀彧先对刘晔表示歉意,接着说道,“不知子扬于此事可有高见?”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