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2章 仓廪的备货 (第1/1页)

好书推荐: 本命三国

生活的味道,就像是被扇了一巴掌之后,火辣辣的想要去找甜枣,但是接下来的是没有找到甜枣,反倒是又被扇了一巴掌,还不换边。 所以, 能怎么办? 只能是挨着。 斐潜想要直接给出答案,但是就像是他所讲的一样,他不能给,就像是马大胡子也给不了华夏答案一样,依旧是要靠华夏人去摸索。这一项工作是斐潜无法替代的,他可以指路,他可以告诫, 但是他无法替代所有的大汉人。 什么才是适合大汉当下的制度?唐代的一些规章制度或许凑合, 再往前一些的鸡毛凤脚的零碎拿来用也问题不大, 但是如果说一步要跨越千年,怕是多半扯到蛋。 因此,斐潜当下只能是引导着将政治制度偏离门阀的方向,毕竟历史证明了,门阀这玩意,不管是什么类型的门阀,其实就跟垃圾差不多,只要是一垄断,必然就会产生, 然后污染环境,直至所有人都活不下去了, 然后才会被动的被迫的去清理改造环境。 如果在当下,能够提出来一种限制门阀的策略呢? 只要开了一个头,未来就肯定会有人接下去做。 斐潜其实早就已经有所提及了,只不过没有人把他从原本的方面联系到另外的方面而已,郑玄也没有。 所以, 斐潜需要一个人,或者是一群人替他完成这个事情,庞统和斐潜他自己一样,太过于显眼,就算是真的让庞统去做,说不得会引起一些人的逆反心理,反倒是推进得更加困难,而诸葛瑾就好很多了,清汤面温吞水, 天生就是一脸与世无争的淡然样子,谁看了不会赏心悦目啊? 当然重点是诸葛瑾的身份刚刚好, 不多也不少。诸葛瑾是琅琊人, 出身于山东,但是又经历了曹操屠戮徐州的事情, 和曹操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另外一方面诸葛瑾也到过荆襄,和荆襄派相对来说比较亲近, 所以没有比他更适合做一个中间人,相互引荐, 然后将事情推向斐潜指出的那个方向, 但是具体能推多远,能不能像是山顶落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哪还有待于后续观察。 在斐潜回到了骠骑府不久,他就接到了从阴山观测点发回来的报告。 斐潜看了之后,沉默了很长时间。 最新的消息显示,在漠北设立的十余个监测站,已经监测到了新的寒流,阴山守将李典准备巡查山北…… 虽然没有证据标明今年的冬天会比去年还要冷,但是这一条消息让斐潜又想起了当他刚到大汉的那一段时光,那个时候斐潜他也是像现在这样,知道很多,但是一件都不能说,或者说不能直接说。 斐潜现在有些庆幸,当年的他没有神神叨叨的装作一个道士,或是仙长,或以神怪,或以谶纬,去接触何进啊袁绍啊曹操啊等等的人,否则当下斐潜他就不得不面临着被人翻老底的尴尬。 怎么,当年你个斐潜装神弄鬼,现在就不许我说两句天道有常五德轮回? 但是祥瑞之事,总是避免不了的,就像是当下也一样会有人时不时的上报一些『祥瑞』,比如有结了双穗的庄禾,有白色的动物…… 甚至川蜀还有人准备进贡貔貅的,也就是食铁兽,嗯,就是大熊猫。 然后这些统统都被斐潜叫停了,并且下令说自己当年以为是祥瑞,但是实际上不仅是耗费和人力物力,还让天子以重祥瑞而轻政事,诚为不妥,便是以号令行文传檄四方,表示各地官吏不得再上报什么祥瑞。 可见积习难改,尤其是一旦上层建筑的些许弊端,到了下层就会被放大十倍百倍…… 一个好的政治制度,斐潜说了不算,大汉人说了才算,而青龙寺,就是应该是这样的一个议论的场所。 郑玄年龄毕竟大了,或许他也有想到这个事情,但是他一定会觉得还是不出乱子,平稳结束就是最好了,不求新不求变,就只要让他在生命的最后获得一个好名声,留下一个好名字,就一切都可以了。 可问题是斐潜不同意。 坐上这个位置,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只想要当好人,那么当初就不要来长安,如今已然登到了高台之上,就必须有抵抗寒风的勇气。 一个人真能改变历史的进程吗? 不能。 但是一群人,一大群人就可以。 历史有非常强大的惯性,想要改变它的方向,不啻于以卵击石,当然,斐潜他也同样看到,历史上的每次重大进步,都是由少数人指领着,在天时地利人和之下,带动了大多数,就可以推动历史的车轮。 如果可能,斐潜希望自己可以专心政务,把自己当成个纯粹的大汉官员,忘掉那些未来发生的事情…… 可是他忘不了,因为老天爷一次又一次的提醒他。 寒流汹汹,去年大漠冻死了无数人马牛羊,所幸对于南面的大汉影响不是很大,但是今年呢? 斐潜为什么不急着打曹操? 因为在斐潜计划里面,其实曹操那块地方真的不用打。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