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严谨与科幻 (第1/4页)

第二天。

陆时、萧伯纳受邀前往巴黎歌剧院。

歌剧院由查尔斯·加尼叶于1861年设计,是折衷主义代表作,

其建筑将古希腊罗马式柱廊、巴洛克等几种建筑形式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规模宏大,精美细致,金碧辉煌。

凡尔纳带众人进入场地,

他介绍道:“在戏剧开始之前,会有简单的串场表演。”

萧伯纳轻笑,

“那可比英国的剧院会来事。”

凡尔纳哈哈大笑。

他们被安排在了第一排视野最好的地方,

几人依次落座。

不多时,表演开始了。

一名身穿燕尾服的男子登上舞台,随后让助手搬了一张桌子,桌子上放着一盆橘树的盆栽,

这些东西显然是表演用的道具。

陆时诧异,

“竟然是魔术?”

听他这么说,罗兰不由得好奇,问道:“陆教授也见过这个吗?”

陆时笑着摇了摇头,

“没,没见过,但是听说过。中国有一本志怪故事集,名叫《聊斋志异》,里面有各种各样的故事。”

正聊着天,舞台上的魔术师已经开始表演了,

人们眼看着橘树上结出一颗颗小橘子。

惊叹声四起。

凡尔纳嘀咕道:“纵使已经看过很多次,我还是看不穿其中的奥秘。”

他转头,问陆时:“陆教授,能讲讲中国的魔术吗?说不定,我能从中看出什么秘……啊……抱歉,我有些得意忘形了。”

一旁的庞加莱说道:“儒勒就是这样,什么东西都喜欢刨根问底。”

陆时摆手,随口讲了一段,

“在《聊斋志异》中有一个故事,说的是闹市之中,有个耍把式的将绳子抛向空中,然后顺着绳子爬上去,许久都没有回来。他的孩子等不及了,爬上去寻找,然后上面便会抛下来一些残肢断臂。”

“嘶……”x4

萧伯纳、罗兰、庞加莱、凡尔纳同时倒吸凉气,

说好的魔术,怎么忽然变惊悚故事了。

陆时轻笑,

“耍把式的下来后,会告诉人们,只有自己有资格上天庭,孩子上去寻父犯了天规,被大卸八块了。看热闹的人看表演者可怜,便会掏钱。”

庞加莱点点头,说道:“原来是这样。结局应该是皆大欢喜的吧?那个小孩很快便会活蹦乱跳地出现在人群中。”

陆时说:“是这样没错。”

罗兰好奇道:“那原理是什么呢?”

陆时摊手,

“这种东西是人家吃饭的本事,怎么会对外公开呢?”

其余人纷纷应是。

庞加莱用右手手指绕着胡须,笑道:“不过,我觉得这类事件可以用严谨的方法来解释,正如儒勒那些科学幻想作品一样。”

说着,他对舞台颔首示意,

此时的魔术师正把“摘”下来的橘子分给第一排的观众。

凡尔纳耸肩,

“你可别给我戴高帽了。”

庞加莱看过去,

“怎么?”

凡尔纳说:“我写的也不是本本都是科学幻想题材啊。就比如接下来要看的《八十天环游地球》,这本书就没什么创新,说是游记或许比较合适。”

一旁的陆时笑着说:“若论严谨,这本书可一点儿也不差哦~”

没想到陆时会忽然插话,

庞加莱嘿嘿一笑,

“看,人家陆教授都这么说了。”

凡尔纳也来了兴致,向陆时这边前倾身体,问道:“陆教授为什么会这么说?”

陆时没回答,而是抛出了一个问题:

“凡尔纳先生,您是一个法国人,为什么用英国绅士作为主人公,写出《八十天环游地球》?”

凡尔纳不由得愣了愣,

当时创作这本书时,他隐约记得自己确实考虑过这个问题,

但问题的答案,他说不清。

凡尔纳沉吟,

“应该是某种灵感的启示吧。”

萧伯纳打趣地说:“说不定真是某种灵感,因为作家在创作的时候,不是每一个设定、每一句话都能解释出个所以然的。”

纳博科夫在讲课时还说过一个论调:

许多时候,作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