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钱从何处来 (第1/2页)

好书推荐: 得道长生

办公室内,

陆时用手指轻轻敲击桌面,

同时,外面传来那帮女学生的呐喊:“我要见陆教授!”

两者交相呼应。

萧伯纳苦笑,走到窗边想关上窗,但动作停了停,改成倚着窗台,享受着冬日的寒风带来的冷静。

陆时说:“校监先生,对于民意调查,你怎么看?”

还能怎么看?

当然是无比看好了。

萧伯纳说:“虽然你把民意调查说成是媒体工具,但我认为,工具只是工具,使用工具的人才有好坏之分。”

这话说得十分有见地。

陆时低声道:“所以说,我还是希望民意调查尽量独立。”

萧伯纳问:“怎么个独立法?”

陆时说:“这还用我来说?就比如,独立地、客观地记录事实、记录发展中的历史;再比如,绝对独立自主的立场,不受任何党派政治领导人左右……”

萧伯纳哈哈大笑,

“若论讽刺,我真是不如你。”

陆时刚才说的,

“独立地、客观地记录事实、记录发展中的历史”,这是《泰晤士报》的办报方针;

“绝对独立自主的立场,不受任何党派政治领导人左右”,这是《曼彻斯特卫报》的办报方针。

但这两者一点儿也不独立。

萧伯纳转头,看向窗外。

安静降临。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陆时问道:“校监先生,你在想什么?”

萧伯纳简明扼要地说:“钱。”

就一个字,却道出了陆时想做民意调查的难度。

陆时不由得点头,

“钱的来源无非是……”

萧伯纳打断道:“帮我把烟斗拿来。”

陆时笑了,

“怎么?要给我讲故事?”

说着,顺手把烟斗递了过去。

萧伯纳嘴角勾起一个弧度,心说陆时真是玲珑剔透的心思,旁人难及,

让如此才俊背井离乡,清政府真是有大病。

萧伯纳抽了口烟斗,

“陆教授可曾听说过费边主义?”

费边主意主要有两点内容:

一、知识分子保持身份独立。这种独立不是遗世独立,而是保持独立身份参与到社会的改良之中;

二、渐进主义。通过理性思考得出解决方案,但同时采取渐进的态度。

陆时说:“费边,古罗马的大将军嘛~”

在最后一次布匿战争中,费边迎战迦太基的世纪名将汉尼拔,他采取了避其锋芒的策略,改用迅速、小规模的进攻,经过八年的战争才得以艰难取胜,

因此,费边主义成为缓步前进、谋而后动的代名词。

萧伯纳倒也没惊讶于陆时的博学,早就习惯了,

他说道:“那你应该知道,伦敦政经在成立之初受了哪些人物的资助。”

陆时点点头,

“费边社的韦伯夫妇。”

也正是因为这个,导致伦敦政经的许多毕业生成了费边主义的信徒,

且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现代。

收人钱财,帮人宣传,理所当然。

萧伯纳笑道:“我本人就信奉费边主义,所以愿意出任校监。陆,之所以说这件事,就是想告诉你,你和你的事业得仔细考虑好出资人的问题,否则……哼哼……事情难办咯~”

萧伯纳称呼陆时比以往更亲切了些。

陆时说:“我知道。”

萧伯纳问:“我刚才仔细考虑过,出资人有三类。其一,舰队街的各纸媒,就比如《曼彻斯特卫报》,主编斯科特先生与你相熟,是最值得优先考虑的目标。”

这话没问题,

但是,只说了前半段。

后半段是依《曼彻斯特卫报》的政治倾向,斯科特八成会提一些有利于自由党的要求。

萧伯纳继续道:“第二类出资人,各个大学。以国王学院为例,各个社会学科向来有调查的习惯,学生们都是熟手,所以,找学院帮忙可以控制成本。但是,伦敦大学联盟的荣誉校长……呵……你知道的。”

约翰·沃德豪斯,第一代金伯利伯爵,

同时也是自由党中坚。

如果真的依托学院,恐怕也会被提一些“小小的”要求。

萧伯纳又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