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战前准备 (第1/2页)

好书推荐: 绝世武神录

辽国援军初历大败士气低迷,加之又败的莫名其妙,前天的天罚尤在眼前。

如此恐怖的未知事物,至今想起仍让人胆寒不已,更让人胆寒的则是,这种东西一旦出现,那么肯定还会出现,而且更多。

带出来的十二万精锐,经过这两三个月的折腾,只剩八万余,虽尚有一战之力,然而连遭败绩士气低迷,形势异常艰难。

这两天紧急收缩阵营,再不敢冒然出击,看着周围虎视眈眈的宋军阵营,谁都知道会有一场更残酷的战事即将到来。

而这一次,想要有所建树已经不太可能,即便是想要突围而去,少说也得丢下个两三万,甚至三五万人马,对面才肯罢休。

只是这两日的宋军除了严防辽军后路,并没有其他举动,似乎是还在等待某个时机。

事实的确如此,自前几日震天雷在战场上大展神威,赵德昭的那两千火箭军士及数百随军工匠就被严密的看管了起来。

比护工营地的看管更加严密,不但禁止任何人员擅自入营,还禁止营中众人擅自出营。

战争嗅觉异常敏锐的赵匡胤当时便已经有所警觉,这种战场上新出现的新事物,极有可能改变往后战事的走向,成为宋军的另一重要依仗。

虽然在亲自观看了震天雷的演示之后对其杀伤力略感失望,听着声势的确吓人,投掷出去后能顺利炸开的却并不多,且杀伤的范围也确实有限。

即便如此也是一种极好的新式武器了,特别是炸裂时发出的巨响,能让马匹受到不小的惊吓,从而对骑兵队伍造成一定的混乱,从而疲于应付,暂时失控。

这几天没有对辽军实行最后的围剿,就是因为在赶制这些震天雷。

两军对垒之时若能在侧方向敌军阵营投上一轮,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听说这震天雷也是受了你的指点?”

赵匡胤微微侧头撇了边上的活宝一眼,这真可以算是一个活宝了,难道真是如他所说百年一出百法通样样通的不世奇才?

自己那个并无多少战阵天赋的儿子不过是跟着这小子回了趟京城,就另辟蹊径弄出这么一个好东西来。

“臣不过只是提了几条的建议而已,二殿下聪慧过人,勤奋好……”

“行了行了行了……”

赵匡胤见王浩又要来这一套,极不耐烦的挥手打断,刚还在想着如何重用这个小子,一转眼便换了心思。

“听吾儿说,你曾预言这火药将来会是战场上的王者?此话可当真?”

“自然是当真的,只是如今的火药仍只是起步阶段,尚有巨大潜力可挖。

陛下若能拨专人增设一专司火药的衙门,广纳人才,臣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定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此言有理,只是这样一来恐引起他国觊觎,火药秘方恐会泄露呀。你可有妥善的保密措施?”

自从见识了这火药的威力,如何将之有效的保密也成了赵匡胤心中一件忧心事。

一旦泄露,后果不堪设想,别说让辽国得到这个火药秘方会是一件大麻烦。

即使是西北那些阳奉阴违的党项羌芜,甚至让平民百姓得了去,也会是祸乱之源。

这也正是自己将那两千火箭军严密看管起来的原因。

“没有。”

王浩的回答很是干脆。

“当真?”

“当真,火药一道是要合众人之力才能有所精进的学问,因此能做的保密工作终究是无法圆满的。

且不说这火药本就来自民间,百姓人家逢年过节点的爆竹其实就是火药。

其次这火药应用于战场并非没有先例,散落于民间各处的火药配方虽说五花八门,其本质却无甚大的差别。

因此这火药其实并无多少秘密可言。

即便保密做的再好,若让辽人捡一个哑炮回去细细研究一番,也能复制出来。”

“唉……”

听了这回答,赵老大不自觉又忧心起来,亲历过乱世,就会更担心乱世再临,因此心底总会不自觉地去防这防那,然而世间终究没有两全齐美的东西。

“最好的保密措施,永远是自己都不曾知道的东西。”

沉默片刻,王浩再次开口道。

“哦?此话何意?”

心说你这不是废话嘛,连自己都不知道,何来保密一说。

“自然是不断的推陈出新,利用自身优势始终先人一步,保证自己永远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