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 拯救末世女(18) (第1/2页)

工厂是建在基地东北角,进行全身消毒后,他穿上无尘衣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

工友们一边干活一边说话,特别健谈的工友叫大林子。他每天说说笑笑的显得很乐观,在这种时候大家也乐意跟他说话。

大林子是二十多岁的小青年,初中毕业。末世之前就在本地的一家工厂工作,每月拿五六千的工资。据他说他十六岁就离开家到沿海地区打工。沿海地区的工厂工作压力大,人口流动快,他在那儿混成了老资格,哪个岗位都知道一点。后来升为小组长,工资提升了,又不想找女朋友,家里也不指望着他那点工资。

所以他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每月还能存三千块钱,过的很潇洒。他说他家里人是农村的,小山村就那几十几户人,末世发生的时候,大家就逃到山里去,后来又进了省城的基地,现在老两口好好的,手里面又有存款。唯一担心的就是他的安危。

对他来说,全家人都平安无事就是末世最好的消息了。

大林子正在说前天发的罐头,说那滋味真不怎么样,不过对于几个月都没吃肉的人来说也算不错了。他把鱼吃的干干净净,连咸的齁人的汤汁都拿白馍蘸着吃了。

又说起末世前他吃过的众多美食。厂里一个月放假两天,这两天时间他就在沿海的城市寻找好吃的地方。工作的时候厂里包吃包住,手里的钱没地方花。只有星期六星期日放假的两天时间能拿着钱到处浪。

还说他吃过的最好吃的一顿饭就在市中心的海皇宴,食材选取最新鲜的海鲜,一斤多重的龙虾,鱼翅,瑶柱,海参,珍贵的食材比比皆是。师傅的手艺也是不凡,没到海皇宴吃饭的时候,他以为麻辣小龙虾就是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后来吃了人家做的大龙虾,发现麻辣小龙虾就是个渣渣。

好吃是好吃,不过就是贵了点,一顿饭花了一万多。他把剩下的东西打包拿回宿舍,吃了三天才吃完。可惜啊,现在想吃鱼难呐。

大林子忧愁的感叹,怪模怪样的表情让大家一阵哄笑,气氛又欢乐起来。

张浩心里不想笑,可是大家都在笑我,他也就随大流的扯扯嘴角。那一点细微的表情隔着口罩谁也看不出来。

大林子觉得他现在的生活和末世之前差不多。只不过现在吃的少了,但口腹之欲也不是人生最重要的东西。

“那人生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有人问。

“当然是思想了。”大林子的表情很是郑重:“你看吧,我要是不读书,我就是人世间最普通的一个工厂仔。而且我不会意识到这有什么不对,因为周围的人生活状态都是那样。从初一干到三十,日夜颠倒,每个月拿着固定的工资,重复着日复一日的日子。

钱一半寄到家里,一半寄给女朋友。你可以看到你往后三十年四十年的人生。但我现在看书了,我就知道世界上有无数人过得比我们精彩。我就会努力做出改变,多看一点书提升一下思想境界。让我这个人在世界上更有价值一点。

如果吴承恩不写《西游记》谁认识他?大家先知道《西游记》后知道吴承恩。你可以历数文中每一个劫难的细节,却不知道吴承恩的生卒年,也没人关注他的生卒年月。因为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作品。所以说物质易灭,思想永存。”

“大林子能说这番话真了不得,可以成为哲学家了。”有人笑道。

工厂里不乏知识渊博阅历丰富的人,听到他一席话善意的笑了:“这就像一个蚂蚁,它突然意识到它不能再做机械的工作了,它要离群,它一走了之了。对于蚂蚁群体来说多一只蚂蚁少一只蚂蚁并没有什么区别。

蚂蚁也不知道它行动的意义。但它真真切切的促成的一个现象的产生。科学家会因这只蚂蚁的离群对它展开研究,从而诞生许多有利于人类思想的理论和成果。”

“大林子,哲学家哎。”有人打趣。

“承让承让,哪里哪里。”大林子抱拳,有模有样的作揖,大家又笑成一团。

欢乐的空气充斥在工厂中,即使每个人做的工作不过是把厨余压成粉末,按比例添加到一起,制成营养充足且均衡的代餐饼干。这个简单无比的工作,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就有广泛的应用,不过那时候是因为贫穷,现在也是。

国家每年丰收的粮食很多,不缺储备粮,可是储备粮食的公司不知道在哪。国家也没发通知,所以传说中能供全省人民吃十五天的储备粮也不知道在哪儿。基地只好自力更生。

大锅饭,集体主义,储备粮,代餐粉,一个个带有六七十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