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二章 饥饿危机(20) (第1/2页)

苏瑾歌一听怕宋国国君反悔,连忙行大礼:“宋王恩德,姜国上下铭感五内,永世不忘!”

姜国使者连忙跪拜,感动的涕泗纵痕。

宋国国君本来这就免了三年岁贡的话一说出口就有些后悔,那可是三年岁贡,姜国国库一年的收入啊。够他装备多少军队了!

可是看姜国王女和姜国使者感激涕零的样子,各国使者也一脸震惊,宋国国君就安心了。

今天的一幕必定会记在各国史册上,和三十年前老宋王嫁女的光辉事迹一起名垂千古。而且,这次可是有神迹的,他必定成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代圣君!

宋国国君志得意满,看姜国使者也和善了许多。姜国王女说话可真是说到他心里了,要不是年龄太小,说不准会把她带进后宫,整天说说话也挺好的。

苏瑾歌大舒一口气,她刚才也是情急之下才想起来奉承宋国国君的,又想让人家免除岁贡,又想人家开心,可真是难。

说那一段奉承话的时候,她险些说出千古名句“量姜国之物力,结与宋国之欢心”了。可是想想又觉得实在没节操,她也说不出口。

所幸她有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奉承智慧,一席话让宋王满面春风,不知道以后宋王想起来会不会觉得后悔,可至少短期内她和小皇子的性命是保住了。

这次秋弥,姜国收获很大,苏瑾歌的名声也传扬的很广。可能是因为她会说奉承话,几次被王后宣进宫里说话,逗的宋王王后喜笑颜开。

宋王赐予她许多珍贵的布匹,宋国官员也知道他们受国君恩宠,一时间小小的驿馆门庭若市车水马龙。

苏瑾歌收了礼物一律送进宫里表现对宋王的忠心。

宋王果然很开心,觉得苏瑾歌大有用处。如果是一个男人整天在国君面前说奉承话,说不定会被史官评价一个亲佞远贤,如果是后宫妃子整天逗国君开心,说不定会被史官评价一个红颜祸水。

还是苏瑾歌好,身份高贵,年龄小,还是个孩子,不会让人说闲话。

只会让人感叹宋王仁德。

而且有了苏瑾歌,他还可以暗中收礼充盈内库。一举三得啊。

苏瑾歌的行事让宋王很满意,宋王投桃报李赏赐她更多财物。

小皇子和宋国五皇子的关系也日渐密切。

苏瑾歌也进入宋国贵女圈子,时不时游个湖,参加个茶会,观赏观赏美景,生活挺惬意的。

这时民风开放,贵女们穿着清凉的衣服簪花在河畔三五成群缓缓而行,遇见有合心意的男人就让下人去送一方丝帕,约定相会的时间地点,有的直接就带上人于僻静处野合。

她年纪小,贵女们不带她玩,因此她出去玩,只有在河边散步这一个步骤。因为耳力好,被迫听了不少现场。

于是她知道女孩子婚前恋爱不算什么,婚前有孩子也不算什么,只要不让夫家发现。

贵女之间经常讨论宋国几位皇子,和她一样年龄的小女孩儿就喜欢五皇子,其余几个皇子各有拥趸。

有些女子看不上她,觉得她过于谄媚,失了女子骨气。

苏瑾歌想笑,对一个六岁小女孩也这么苛责,道不同不相为谋,她就和那些觉得她聪明可爱的玩。

她在宋国没人教导女子的才艺,通过女子宴会学到不少。

只煮茶就要用到二十八种器具,盛放炉灰的灰承,敲碎炭以便于点火煮茶的炭挝,盛水的水方,过滤茶水的漉水囊,盛放洗涤用水的涤方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她用了很长时间才把这些东西熟记于心,以前看人沏茶没觉得多神圣,现在就不一样了,觉得一举一动都是文化,还有金钱。

桌案上摆放了满满当当精致的小东西,左手边是一个鎏金摩羯纹蕾纽三足盐台,盖子如同倒置的荷叶杯,盖纽是中空的含苞待放的花蕾,盖沿为卷荷形,铜质的卷荷边刻画着流畅圆润的线条和龙型浮雕。

茶碾和药碾造型类似,不过更加小巧精致,茶碾上刻有鸿雁飞翔于流云的纹饰,姿态流畅优美,茶槽上刻有踩着灵芝状云朵的麒麟,美轮美奂。

但苏瑾歌更喜欢的是一个叫做壶门高圈足座银风炉的小东西,非常圆润可爱,炉上盛开的莲花精细无比。

几位女子在各自的案几上拿着各种精致的小东西煮茶真是一处盛景,让苏瑾歌感叹只有有钱有闲的人才能把精致的玩做到极致。

像在姜国吃不饱穿不暖的情况下,她整天想的就是怎么熬过今天这一餐,对于所穿所戴的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