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拯救七零小知青(58) (第1/2页)

苏红应承下之后,果然对工作十分负责,她把学习之外的全部时间都用在店里。平时也会去帮店员卖衣服,整理货物,打扫卫生等等。

新开的店也是火爆非常,让苏瑾歌感叹不过刚刚步入七八年,有钱人就这么多了。

作为专卖店,刘丽娜又设计了衣服和鞋子搭配着卖。卡罗琳是中英文双写,花体字极富美感,汉字飘逸俊秀。这时候它的品牌效应已经出来了,不少人看到这几个字就觉得是高档衣服。

走上层路线虽然获利巨大,但还是太单调了一点。要说衣服的价格,华国自有的锦缎,皮『毛』,刺绣,做衣服都是烧钱的很。卡罗琳布料从外国进口,比当时流行的的确良更加厚实,不易掉『色』,也不容易变形。做成衣服非常有质感。

如果想要让卡罗琳这个品牌遍布神州大地,只靠上层口碑是不够的。

苏瑾歌提了一个建议,普通的运动服,休闲服,比如喇叭裤,海魂衫在上面印上卡罗琳的标志,价钱增加二十块钱。

这个时候普通的衣服大多十块二十,就算增加了二十块也不是太贵,况且还有卡罗琳的标志在上面。

这个方法一面世,竟然大受欢迎。许多穿不起二三百衣服的人买一件正当流行的卡罗琳的喇叭裤或海魂衫牛仔衣。在朋友间也是很有面子的事情。

不是没人抱怨一样的衣服为什么她们卖的那么贵,苏瑾歌不同解释,自有卡罗琳的拥趸真诚解释:“那毕竟是卡罗琳的衣服啊。”

对啊,卡罗琳的衣服。经过几个月的上层路线,卡罗琳的品牌溢价在人群中已经被接受了,印上卡罗琳标签的衣服比普通衣服贵也是心照不宣的事情。

那么多明星都穿卡罗琳衣服,据说还卖到港台,卖到更远的外国呢。能和明星穿一样的衣服,走在时尚前沿,你就偷着乐吧。

由于卡罗琳品牌在本土的火爆,刘丽娜也把工作重心放在了华北以及沿海的大城市。

苏瑾歌正在艰苦的学习,周末周日为了锻炼自己的能力经常去大型展销会做翻译,所以对于首都之外的店铺就顾及不到了。

她觉得自己不能吃干饭却不干事,就写了工作计划,商量以后不参与整个卡罗琳品牌的分成,只收取首都店铺利益的一半。

刘丽娜推辞一番还是同意了,她借着投资的名头在各大城市跑,受到『政府』的优待,还能知道一些深层次的资料。比如哪个地方的发展潜力。又有苏瑾歌这个知道后世情况的从旁辅助,卡罗琳发展顺利,在华夏大地遍地开花。

十个月过去了,苏红有工资有奖金,积攒了不少的钱财。她想租个房子把小豆芽接回来。

苏瑾歌劝她说租不如买,况且现在京都的房子便宜买了就是赚了。

苏瑾歌频繁参加展销会,也交到不少朋友,可对首都本地的了解还是不深。只能拜托秦家的勤务兵小刘,让他帮忙找房子。

后来小刘把找的房子的情况都告诉了她,现在的房价是一平米一千二,找到卖的房子中面积最小的也有八十平米。

面对九万六的高价,苏红原先还觉得挣钱比较多的骄傲早就缩成了漏气的气球。她这辈子是无论如何也挣不到九万六的。

况且苏瑾歌也是为人打工的,一个月工资可能有她的两三倍,却决不可能挣到一个万元户。

于是她退缩了,说想和张前进商量商量。张前进一听说她糊涂,他们工作之后可以求领导调到一个单位,这样单位就会分房子了。何苦花那么多钱背上一辈子也还不了的债。

最后苏红委婉拒绝了苏瑾歌的提议,苏瑾歌微微叹息,大手笔的买了三套房子。这时候的房价可真低啊。

她现在手里的钱不太够,只能期望工厂多赚钱了。

当初她推辞只要首都店铺的一半利润时,刘丽娜感念苏瑾歌为卡罗琳品牌以及她的设计事业做的贡献,把京郊工厂一半的股份转赠给了她。

工厂除了替卡罗琳生产衣服,也得到了『政府』扶持。负责一些制服的制作。因此工厂发展迅速,明面上暗地里不是没有人眼馋工厂的利益,可是她们有『政府』做靠山,谁也奈何不了。

就算有些抄袭的山寨衣服,在刘丽娜砸钱告的情况下也龟缩不敢动了。刘丽娜有钱有权,不怕麻烦,还一告一个准,告了人总会要巨额的赔偿金。有两三个不怕死的服装厂被告破产之后,再无人敢掠其锋芒。

苏瑾歌在亲近人面前不是个能藏住事儿的人。就写信给秦瞻告诉他自己的丰功伟绩,赚了多少钱,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