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七章 不红我就自杀(38) (第1/2页)

好书推荐: 究极原创世纪

接下来表演的有骨笛,有埙,有扬琴,有书法表演,绘画,古典舞,观众们反响热烈,《寻梦五千年》也被评为年度文化盛宴,在场观众都觉得不虚此行。

由于出众的技艺太多,苏瑾歌的琵琶表演只排在了热搜上升榜。

不过观众对《寻梦五千年》评价非常好,也算是开了个好头。

第一期节目主要是各位选手表现自身最擅长的技艺,从第二期就把乐器,舞蹈等等分门别类,把所有选手都集中在一起打分。

准备时间为两周,第二期是乐器专题,参加节目的演奏乐器的比较多,观众本来以为第二期会索然无味,没伤到节目会率先放出了花絮。

苏瑾歌表演了琵琶,粉丝们都很激动,觉得小姐姐人美又有才,纷纷想着下一期节目小姐姐占尽优势啊。没想到花絮中小姐姐手里拿的是二胡,二胡啊,相比于琵琶,二胡好像不上台面,而且二胡很难学。难道小姐姐要拉《二泉映月》吗?

节目组为了制造冲突,请来培训的老师点评苏瑾歌的时候说:“我无话可说。”

粉丝们的心都纠了起来,是小姐姐拉的二胡太差劲了吗?接着他们又自我安慰,反正小姐姐练习的时间只有两个月,虽说乐器是相通的。可是两个月能弹出一首完整的曲子,对普通人来说已经很了不起了。小姐姐勇敢尝试,这种精神已经很值得赞扬了。

当然也有黑粉,说苏瑾歌自不量力,为了出风头换另外的乐器,被人批评也是活该。

还有的说:“我已经弄明白你们节目组的套路了,不就是玩弄情怀吗。我刚肯定孙双喜和苏瑾歌不管弹的有多么差劲,都不会被刷下来。之后肯定是泪眼朦胧地讲述自己的故事,然后在场的托儿应景的流下泪来。

这时候评委就该说,虽然你的技艺有待提高,但是精神可嘉,这一次,我给你通过。被无数综艺节目玩烂的套路。不然怎么解释台上众人讲故事的时间比表演节目的时间还长?”

节目播出第一期,选手们就有了自己的粉丝团,他们知道自己支持的人是有真才实学的。一听有人这样说还支持者甚众,就纷纷涌来评论。

“我相信节目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就怕这种毒评论,看着也没有抹黑可是看过的人对节目组印象肯定不好。楼主能摸着良心说你是经过广泛调查有内幕消息还是信口胡言?”

经过一番小小的争论之后,也就无人发言了,他们继续看预告片,接下来就是大家寄予厚望的孙双喜。

从孙双喜的背景来看,她是完全没有机会学乐器的,可是在预告片中,她手中拿着唢呐吹的很认真。

听不到她吹的什么,观众反而期待起来。

演皮影戏的老爷子手里拿着一种不知名的乐器,音箱又大又圆,看起来像阮,也像琵琶,老爷子面带笑容,自顾自弹的很开心。

“这叫月琴。”有人评论。

月琴没人听过,很快有人搜了百度把解释复制粘贴,不过大家对这个并不敢兴趣。随着预告片中的选手和乐器一个个出场,大家都陷入涨了大见识的自我满足中。

“真没想到咱们国家有这么多种类的民族乐器,《寻梦五千年》是个好节目,让咱们能重新认识它们,好在现在还不晚。”

“我深刻的体会到了地理老师说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咱们能欣赏史前的骨笛,秦朝的琵琶,战国的皮影,清朝的月琴,我为我是一个中国人而骄傲。”

“妈妈再也不会说我总看电视了。”

“中华文化已经到了崛起的时候!”

“支持《寻梦五千年》,支持传统文化!”

第二期节目就在观众们翘首以盼中开播了。

这次第一位上场的是拥有音乐才子之称的孟邵,他精通数十种乐器,由于才华出众长相又好,拥有一大票死忠粉。

灯光照在孟邵身上,粉丝们纷纷发弹幕说我家孟邵跟天使一样。

也有的说:“孟邵会的大多数是西洋乐器,不知道传统乐器他会什么,好着急好期待。”

孟邵穿着一身长衫手里拿着一根笛子,随着音乐缓缓流淌,观众们都认出这是名曲《梁祝》。

“我只听过孟邵用小提琴拉《梁祝》,没想到他还能用笛子吹《梁祝》。我家孟邵,你究竟要给我多少惊喜才好啊!”

孟邵闭着眼睛,十指在笛子上活动,侧脸温柔又深情,弹幕上纷纷刷着舔屏舔屏。

可是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