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拯救七零小知青(11) (第1/2页)

咚咚的锣鼓声响起,各家都亮起了烛火。正是半夜一两点的时候,天气寒冷。所有的人都穿好衣服聚集到了大队的打谷场上。

提着锣的生产队长站在人群前面语气很愤怒:“我们红星生产大队,十几年来从来没有出现过这样恶劣的事情。竟然偷社员家的鸡!作为生产队长,我感到很羞愧,我们红星生产队虽然在这红旗公社十几个生产队中,交的公粮没有排到第一第二。可是也牢牢的保住了前五的位置。大家正是一心建设社会主义的时候,竟然有人挖社会主义的墙角!

我们红星生产大队,坚决不能容忍小偷存在!李寡『妇』家的鸡被偷了,并不是没有留下线索。李寡『妇』说了,偷鸡的人身高在一米七以上。如果偷鸡的人有些羞耻心就三倍赔偿李寡『妇』损失。要不然等咱们找到贼,就游街示众!”

话音刚落,打谷场上就响起了嗡嗡的讨论声。

在这里苏瑾歌认识的人很少,她看到了杨红。赶忙走到她身边。“杨红姐!”

“瑾歌啊。”杨红惊喜的握住了她的手,接着小声说:“要不你还是住在村民家里吧,一个人住也太危险了。”

苏瑾歌住的地方离村民住的地方有点远,冬天大家又睡的沉,万一发生了什么事,叫人都来不及。

“不用了杨红姐,我住的那户人家院墙很高,院墙上还镶有碎瓷片儿,谁要是半夜图谋不轨,扎他个满手血!天也太冷了,也不知道是谁偷鸡,连累咱们半夜站在这儿。”

“唉,我悄悄跟你说。村里不少人怀疑是知青偷的呢。我昨天去知青点看了,男知青的粮食已经快坚持不住了……”杨红把她拉到角落里特别小声的说:“快过年了,能回家的知青都回家了,不能回家的肯定是特别穷的,家里没有落脚的地儿了。乡亲们也知道这情况,况且大刘庄村超过一米七的人也不多,知青点就有三个呢。”

苏瑾歌一看,果然不少村民的目光都投向了男知青站的地方。

“肯定是知青,说是文化人,手不能提肩不能扛的,干会儿活就嫌累,也不知道有啥用,还分咱们的粮食。看他们大小伙子都是半大小子吃穷老子的年纪,半夜饿的受不了,就偷了人家的鸡呗。”有人悄悄的说。

平时大家对城里人都是羡慕加上敬仰的,觉得人家穿的好吃的好说话也好听。可一旦城里人来到大家身边,那些优点大家就看不惯了。干活就干活,那么讲究做啥?

遇到施肥的事情,知青们都不愿意上手,嫌脏,也不想想平时吃的蔬菜粮食都是农家肥灌出来的。大家平时在地里干活也不太讲究,只要手上没有土就觉得干净。知青三番五次的洗手,一天要洗个七八遍,感觉只有他们爱干净似的,真让人看不惯。

“那也不一定,他们都是文化人。”

“文化人怎么了,文化人不会饿肚子?你没看三大队抓到好几个偷村民鸡鸭粮食的知青了。文化人也要为了肚子奔波。”

昏暗的灯光下,村民的窃窃私语使几个男知青的脸胀红起来。

其中一个戴眼镜的愤而出声:“我担保,绝对不是男知青偷了鸡。”

顿时所有人的目光都投注在了他身上。队长上前一步问:“陈青,你有什么证据。”

“队长,这几天干部们都在山上巡视,我们几个为了多挣点儿工分干到下午七点多,汗都湿透了衣服,晚饭也没吃直接躺被窝里睡了。我们三个是一个炕上的,起来的时候被窝都是暖和的。如果有人中途出去,被窝怎么可能还是暖的?”

陈青说的有几分道理,怀疑的目光去了几道。

周兵刚来,对村里的情况一问三不知。他毫无压力的窜到她们身边『插』嘴:“我也觉得不是他们几个。这一年正在推选工农兵大学的人呢,他们几个正是努力表现的时候,怎么会顶风作案。唉,咱们来的晚,要不然也能争一争。”

“周大哥,咱们资历不够。人家别的知青老的都在这儿干了十多年了。想上大学?再过几年吧。”苏瑾歌半真半假的说。再过几年国家就全面放开高考,人人都可以凭本事上大学。何况他们是新来的,村里的情况不清楚根基也不稳,贸然掺和进去谁知道会有什么后果。

她不愿把人心想的太坏,可是知青为了回城可是无所不用其极。苏母说过,有的知青为了用养病的借口回城,有的狠心让自己残疾,有的长期服用稀释农『药』。把自己身体搞坏都要回城,更别提除去挡路的人了。

“瑾歌说的是,看来大家思想建设水平都不如小瑾歌高。”周兵笑着『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