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部分 (第1/4页)

杨楚生还不大情愿,大队的养猪场建设,可以说一刻也不能停。一定要赶在政策改变之前完成,到时才能避开社员的重大损失。

“郭书记好!”杨楚生跟几个组长走进知青办,看见郭副书记就喊。

郭副书记是负责红山和另外一个公社,也可以说是蹲点的了。这次的调查他也很重视,特别是杨楚生的调查汇报,他更想听。

“你们这次的调查,对于公社,甚至全县的决策很重要,所以你们要如实汇报。”这是郭副书记说的。

“社员们的热情很高涨,他们的学习热情,空前无比的……”一位知青就说呗。

瞧瞧周主任,听着这样的话,还笑。

杨楚生也在笑,这样的话也属于万金油,倒退几年也可以用。

“杨楚生,你的调查呢?”郭副书记用点名了。

杨楚生就说了“首先说的是,农民的发展,不能定硬性指标,应该由他们自由发展,一部分发展得不错,别的社员很自然就会跟上。”

“停停,杨楚生,是让你汇报调查。”许书记急忙打断。

“我说的就是调查结果,为什么会这样?政策是政策,号召是号召。国家并没有强调发展任务,县里有没有我不知道,到了下面,就变成任务。到了大队呢?东方大队甚至还提出,少养一头猪,扣五十斤粮食。不能这样做,这是在害农民,并不是让他们发展。”

好家伙!这话说得郭副书记睁大眼睛,许书记却翻了有三次白眼。

杨楚生却还说没完“不能这样啊,下面容易搞过头,这经济要发展,但搞过头,就是一种危害!”

“行了,杨楚生,你这是跟形势唱对台戏。”许书记差点用吼,感觉这小知青,还是有必要开几场批斗会。

“我也就说到这,可能你们都以为我是死不悔改,但是我还真的是不会悔改,因为我不需要改。”杨楚生终于说完了,干脆点上一根红球。

一阵沉闷,现场的知青组长们,一个个脸色发青,感觉杨楚生千万别连累他们。

郭副书记的脸色也没怎么好,不过他还能听进去一点,确实,红山公社这样做,是搞过火了,而且过得太多。

“大家都回去,杨楚生,你留下。”郭副书记突然开口。

郭副书记其实也想发火,这个小知青,真的是死不悔改。

杨楚生笑着走出公社,是被两位书记狠狠地批了一顿,不过他就是死不悔改,时候一到,就知道谁对谁错。

第92章 含羞又带娇

一个小知青,居然想矫正一个公社,甚至一个县的发展,谈何容易。

不管别人了,杨楚生很有自知之明,他没有这种能力,至少现在还没有。他有的是,将红光大队的发展引上正途的能力和决心。

有点笑话,杨楚生可不是干部,却能跟一帮大队干部,在村边指指点点。这家伙时不时还回头看一下,两百多只鸭子,在田地里觅食。

“还是在下面一点吧,这样不会对村里造成污染。”杨楚生指着一块杂草丛生的地方说,他们是在选养猪场的场址。

什么叫污染,干部们也不懂,吴拥军嘴巴撇了两三回,感觉就一个小知青,凭什么跟他们指指点点的。

这吴拥军现在有点郁闷,下半年一到,几乎就没有出现批斗的场面了。这让他多怀旧啊,十天半个月,不抓一两个人开个批斗会,他也真不习惯。感觉这社会没有以前那种轰轰烈烈场面,确实有点难过。

“这个地方够宽,离村子也不远,将来有钱了,建沼气什么的,接往村里也方便。”杨楚生又说。

干部们大多数赞成,这块地以前都是坟墓,现在空着也就空着。

“杨楚生,猪场你来负责。”水鸡叔的意思,是经过大队研究过的。

杨楚生愿意,反正这猪场里的猪,都是社员们各自喂养,管理嘛,也不需要什么管理。

建设这个猪场,成本也都是社员自掏腰包,大队只负责一人多高的围墙。建猪舍用的是两合土,因为是猪舍,可以不用水泥了,只买些石灰搅上红土就成。红土大队的地盘里多的是,在山边挖个浅坑就能看到。所以预算过的了,一个猪舍,最多超不过三十块钱。

真有意思,别的大队发展副业,社员都有不大愿意的意思,红光大队的社员,却是急着养猪。没别的,就因为大家相信杨楚生,他说行,真的大多数社员也觉得行。

这建猪舍的泥工匠,还是自己大队的社员组织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