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部分 (第1/4页)

“喂,注意衣服整齐。”杨楚生一看秋月嫂就喊。

这村妇可倒好,外衣就挂在扁担上面,身上那件短袖衫却是扣子开了上面三颗。这一走路,衣服的中间那种景色,要是在T台上走一回,可能会成为世界级超模。两边有颜色的地方是还藏在衣服里面,中间高低的落差却是一览无遗,挑着担子走路脚步也重,那种泛柔的动感,还好只有他是男的。

“哈哈,你当了公社书记,眼睛也变尖了。”贵喜的老婆也走出来,笑着就喊。

桂香嫂这回真的翻白眼了,秋月嫂却是在“哈哈。”柑园里面,跟她一样露的还大有人在。

“我怕了你们了,到工厂吃饭去,然后到村里去了。”杨楚生说完,拿起背心就走。

“你不上班了?”桂香嫂却又喊。

“不了。”杨楚生回头也喊,反正他在大队也是事,公社嘛,等着中间的时候转一下就行,以他的理解,抓好各大队的发展就是最好的路子,可抓发展,你整天窝在公社怎么抓。

工厂里面,知青们也正在吃饭,他们也都乐,杨楚生当了公社书记,那可是显出知青的作用,新村也全部建成,轮到第三批分房子的知青,都等焦急了。

“杨楚生,你还没吃饭呀?”正在吃饭的印刷厂长看见他就喊,知青们都一样,就喊名字,要叫他书记啥的,他还不爽。

“还没,你还不嫁人啊,是不是等着分了半套房子,再找另一半?”杨楚生也说。

“哈哈,她可能在等你。”马琼珊笑着就喊。

这可乐了,知青们都在不少已经结婚了,结婚的立马就起哄。

其实马琼珊说的也对,这些还没结婚的女知青里面,也不止这位印刷厂的厂长,对杨楚生有意思。知青就是知青,其大方程度,是村姑没法比的,这美女厂长也笑着喊“杨楚生,我在等你!”

“哈哈哈……”这一下,引起的笑声可就热闹了,还有别的厂的知青也跑过来看个究竟。

“快吃饭,要上班了。”杨楚生边说边往食堂跑,这种话题一扯上,扯一整天知青们还觉得不过瘾。

杨楚生吃完早饭就往村里走,现在他最关心的,就是村里的建设,新村落成,学校和医院也同时建好,路对面的市场,不但成了公社最大的市场,因为东西多,就是县城跑到这里做生意的也不少。应该说,他当时跟省日报城的记者林文娟所说的,到八二年,将红光大队发展成农村式小城镇的承诺,可以说是实现了。

小城镇的目标,并不是杨楚生的最终目标,现在他是公社书记,有将目标从大队向公社扩展的想法。

“杨书记,你要到村里啊?”学校的校长骑着自行车,从县城也来上班了,看见他,招呼着立马下车。

“林校长,新学校建成了,能不能跟教育局报告,多分配几名老师过来。”杨楚生边说边掏出香烟。

这校长听了就笑“我们大队知青这样多,随便从里面叫几个,就是最好的民办老师。”

杨楚生却是在摇头“不行,我们的知青不是准备当老师的,他们有更好的发展路子。”

“那教育局你去说了呗,你说跟我说不一样。”这校长又说。

“行吧,我跟教育局说一下。”杨楚生边说边往村里走。

这村里才热闹呢,大队干部们早就集中了,整村里都是笑声,不少刚分配下去的房子,都在搞卫生,那个大嘴巴妇女主任,站在刚分配的房子门外,在贴对联。

“杨书记,你瞧瞧,学校校长写的。”妇女主任将一边对联往门外边贴上,看见杨楚生了,又笑着说。

“校长的字漂亮。”杨楚生其实也没看,就胡乱说。

“杨楚生,进来看吧。”正拿着扫把在洗地板的水鸡叔,看见他了也喊。这位老书记就是打心眼里佩服,五年前的这个小知青,竟然将整个大队搞成这样。

那些大队干部们也都往杨楚生身边走,然后有些在整理房子的社员,也放下手里的活,都想跟他聊几句。

“杨书记,你这大队书记,可不能不要了。”贫农张大爷自己一人,也分了半套,美滋滋地说。

杨楚生听了又笑,他这大队书记难不成还要当一辈子,他已经有将大队书记让出来的打算。对妇女主任又说“你组织一些妇女,将村里布置一下,准备举行剪彩仪式。”

“咳!”后面一声咳,听声音,杨楚生就知道是桂香嫂。

“喂,我的对联,你给我写。”桂香嫂才不管在大家面前,手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