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 (第2/4页)

峰,人人都认为股价还有很大上涨空间,无论是什么原因。这种“赚钱效应”和“乐观预期”互为印证,互相促进,令股市如脱缰野马,一路大涨。与此同时,经济基本面却并没有相匹配的增长。解药:这种病很奇怪,不用解药,高烧到40度后的某天,会有个小孩说:哈哈,这个皇帝没穿衣服!接着,大家就会在恐慌中突然休克,然后体温立刻开始下降,一直降到泡沫被挤出为止。很多时候,市场可能会陷入体温过低的境地,不合理的暴涨后面就是不合理的暴跌。风险评级:★★★★★ 周期性发病、持续时间长、危害特别大

提供者:91投资风控网

在股票市场的轮回中,巴菲特总是在“萧条的时期”精神百倍,他说:“恐惧是盲从投资者的敌人,但却是理性投资者的朋友。”“对伯克希尔来说,市场狂跌反而是重大利好消息。”“无人对股票感兴趣之日,正是你应对股票感兴趣之时。”

然而大多数投资者正好和巴菲特相反,他们是在“泡沫时期”精神百倍,把充满泡沫的股价推向更高,直到崩溃。

当我们进入泡沫股市的讨论的时候,我们正好身处其中。这很有意思,因为你不能放马后炮,如果我们研究错了,现实立马就会来个反驳。不过好在我也想对目前的泡沫理论进行一番检验,这也确实是个难得的研究机会。(这一章节写于2008年1月,上证指数在5 200点—5500点区间。———作者注)这样的泡沫股市,每个股票都太贵,每个股票都可能让你亏钱,本杰明?格雷厄姆的所谓“安全边际”根本不存在,唯一的救命稻草就是增长预期,好比从电视广告画面上刘翔灿烂的笑容预测其下个月打破新的世界记录。唯一的不同就是泡沫股市价格下跌的可能性更大,速度也更快,毕竟刘翔不是吃兴奋剂跑那么快的。之所以称泡沫股市是“股市第一险”,是因为这种风险是一种“大规模杀伤武器”,不但能使成千上万的散户陷入困境,更可以使一批机构一蹶不振。在泡沫市场的热烈气氛中,机构并不比散户更冷静,因为他们不仅面临一个赚钱的问题,更面临同业短期业绩攀比的压力。这关系到他们明年是否还能坐在这个位子上面。

我的观点是当中国股市平均市盈率涨到35倍以上的时候,就已经是泡沫股市了,但泡沫什么时候消除,以什么形式消除则有不确定性。在泡沫时期做股票,是一个风险越来越高而收益越来越低的“上涨赚钱过程”。直到所有综合因素到了人人警惕的地步并且有个声音出来喊“狼来了”,那么那个时候就是这轮泡沫股市结束的时候。泡沫股市的膨胀期有长有短,泡沫股市维持3年以上并不少见。泡沫股市结束的表现也是千奇百怪,有台湾股市1年暴跌79%的休克疗法,有日本股市阴跌13年见底的温水煮青蛙法。不过一般是2~5年见底。所以说2008年到底股市泡沫如何发展,必须结合公司盈利增长情况、股价上涨幅度、宏观政经局面,以及最后的刺破因素:谁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喊了最后一声“狼来了”。(春节雪灾之后的股市就不景气,地震之后就更萎靡了,机构们突然都发现狼来了,要赶快套现,都怕比其他机构动作慢了,好像一群堵塞在着了火的房子里的居民。———作者注)

市场风险(3)

下面看一下2007年9月15日“吉姆?罗杰斯广东行”上投资大师罗杰斯对中国牛市的解答。

问:“中国目前的牛市到底可以持续多长时间?”(当天上证指数:5312点。)

罗杰斯:“可以告诉你多久就好了,我还没有那么聪明。这是一项取决于一系列不同的情况的结论。如果今年股市再翻一番的话,牛市将很快结束。而如果期间有不断修补和巩固的话,中国的牛市还会维持很长的时间。”

股市泡沫的产生源于人性中“投机病毒”的周期性发作,在前面参与者的“赚钱效应”的刺激下,前面已经赚了的和前面来晚了还没赚到的,都乐观地认为:股市还要大涨,论据是周围的人都在这么说。虽然平均30倍的市盈率已经算高了,但大家乐观的时候会给自己找很多值得乐观的理由,最主要的就是公司业绩的大幅度增长和中国经济的强劲表现。这并没有错,中国的上市公司和经济总体上发展得很好,不过问题是:真的好到了可以支撑70倍的市盈率吗?100倍呢?总有个限度吧,因为中国经济也并非无限的好。问题的关键就是,中国股市到底在什么水平以上才算有泡沫?与其自己给自己定标准,不如环顾世界股市,进行一个市场比较再定价比较合理一些。美国及中国香港的股市市盈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