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四皇子 (第1/2页)

城门下的守卫也多,比大续城的还要多出不少来。 不过大续城的城门也没有这奉天城大,而且看起来要小了不少呢。 城守们也都是一些低阶修士,也不知是故意的还是怎地,一个个的长得膘肥体壮,楞头恶眼的,却跟那些世俗中的打把式卖艺的有的一拼。 他们跟大续城的差不多,普通的守卫是炼气大圆满,小队长是炼丹三四级。 在城门边各有一个桌子,桌子后面又都是坐着一个炼丹七层的修士。 他们负责发放进城的腰牌,而且还要对进城的人和物,做初步的检查。 吴来手里拿着的,是三清教外门的特殊路引,那可是金字招牌,所以没受到任何诘问,轻易地就进了城。 就在他刚走进了城门十几步的时候,从城门外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 吴来其实离老远儿就以神识感知到了,那是一队人马,有三百人之多。 其中的三百人,明眼人一看就是正规的军队。 你看他们身上的制式衣甲鲜明瓦亮,胯下清一色的战马昂扬奔腾,得胜钩上挂着一般大小的金攥亮银枪。 那可不是江湖上那些凶人拿的那种,不知在哪里偷偷打造的不伦不类的东西,而是出自朝廷专供军队使用的工器坊打造的兵器。 百炼精钢的材料,加上多年经验的匠师,使得每一件兵器都是寒光闪闪。 而在阳光的照耀下,这支不过三百人的队伍,竟然能显得杀气腾腾,可见这些人是如何的精锐。 在吴来的神识中,跑在这支队伍前面的三个人有点不一般。 左边这个人,浓眉大眼,手里持着一个葫芦,也不知它那里面盛装的是什么东西。 只是隔一会儿,就见他把葫芦凑到嘴边喝上一口。 他的身上没有穿着盔甲,反而是一身宽袍大袖,飘飘然做书生打扮。 身下骑着的一匹黑色老马,更是显得毫不起眼,真不知它一路上是怎么跟得上这些正当壮年的战马。 右边一人却是一个枯瘦的光头和尚,六七十岁的年纪,一身灰色的僧服裹在他那瘦小的身躯上,使他整个人看起来有些不太起眼。 可就是这么一个不太起眼的和尚,却盘着腿,跌坐在一匹高头大马上。 这匹马是真正的神骏,比其他的马高出一大截不说,还长出不少,整个儿就像是大出两三个码。 可是任这马跑动之间如何的颠簸,这个老和尚却只是闭目养神,随意地在那马背上打坐。 他这个人就如同粘在了马背上一样,身子随着那马的奔跑而上下起伏,只是僧袍跟着有一点儿飘摇凌乱,甚至连头发都不见有一丝的飘动(谁看出来毛病了)。 中间一人却让吴来有些吃惊,那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啊? 吴来现在已经不像刚从那个小村子里出来时候的那个小村童了,已经算是个见过世面的人。 在经历过大续城里的红尘洗礼,尤其是在镇边侯府里见过太多千挑万选出来的人。 一般的人,即便再出色,也根本不会对他造成冲击。 可是中间这人就不一样了: 天庭饱满、地角方圆,一头乌黑浓密的头发挽着一个高髻。 额头之下,那五官的俊美,让人都没法形容,男人看一眼就有些自惭形秽,女人看两眼就不想移开目光。 坐在马上的身形也是挺拔有型,毫无一般豪门贵胄的那种飞扬跋扈。 吴来在心里默默的喝了一声彩,这才是人中之龙,万里无一的人物。 这三百多人驱马跑到城门前三百步的时候,那豪门公子伸手向上一抬,后面的三百铁骑就立即把马速放慢,似是怕碰伤了百姓。 原本在城门前熙熙攘攘的人群,听到马蹄踏地的声音,早就都向旁边躲去,把路中间留下一条通道。 此时见到那人指挥队伍的动作,都是喝起彩来。 这人指挥的恰到好处,心里想的也是百姓,而他后面的这支队伍,也是令到禁止,一看就是训练有素。 这时吴来听到身边有人说道: “四皇子真乃人中之龙,丰神俊朗。” 吴来知道这是驻足在自己身边观看的几个老百姓,他们的议论传入吴来的耳朵。 “四皇子确实不错,但是其他的皇子也不差他多少。 要我说啊,我反倒是觉得他旁边的那两个人才厉害,能够让这样一个从小没有娘亲照料的皇子撑起一个门户,没有点儿真材实料是不可能的。” “你们那都是小道消息,胡说八道,这些都是他的舅舅帮衬着才撑到今天。 他舅舅是谁知道不? 御林军都指挥使,乃是天子最亲近之人,与当朝武司马平起平坐的地位。 要不是有这个舅舅在,他啊,不知道死多少回了。” 听到这里,吴来微微一笑,这就是平头老百姓,每天热衷于道听途说,打听一下别人的家长里短,为自己不太如意的生活添一点作料。 可是不知怎的,他的心中不由想起了,自己那个叫做风无忌的弟弟。 当初他是真的要把自己给抓起来吧! 唉,这豪门之中的烂事儿就是多。 幸好自己阴差阳错地跳出了那个坑位,要不然自己也会像某些人一样,沉浸在尔虞我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