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甜食药剂 (第1/2页)

穆奚点头,面色有些凝重:“看了...可刚才出去的时候手表不动了。” “坏了?” 穆奚摇头:“不是,买的时候说是这手表可承受最低气温为零下65度。” 赵叶青无声的张了张嘴,两人眼神对视了一下,都没再说话。 也就是说现在外头的气温肯定是低于零下65度的。 三天时间从零下50度降到了零下65度以下...... 怪不得今天这地暖也不觉得暖了,在屋子里都得穿上厚外套。 “手表现在还能用不?是只在外面不能用了,还是被冻坏了?” 这东西可珍贵的很,要是被冻坏了以后连气温都看不到了。 穆奚把手举起来一看:“还好,看来手表只是在外面不能动。怪我,出门的时候没有预料到,现在室内都是零下了,室外肯定冷得多。” 赵叶青摇头:“这谁都预料不到会有这么低的气温,应该没有一个南方人对零下60多度有概念。” 转念一想,南方零下60多度,北方该不会摸到零下100度的门槛了吧? 想想就吓人。 赵叶青拢了拢身上的外套,顺手把旁边烤火靠的太近的尾巴要掉到火灶里的小黑扒拉开。 “别靠那么近,一会儿给你毛烧没了,还得更冷。” 穆奚环视了屋子里一圈,“这围着的窗帘不行了,上头有缝隙密封性不够,如果能把房间再围小一些,这地暖才能起作用” 又不是搭建起来的墙壁,密封性肯定是不够的,窗帘的布料之间难免有缝隙。 要想不透风,还得找一些不透风的材料把缝隙遮挡或是填满。 可窗帘的料子毕竟软的,要是用硬的材质很难做到完全的遮挡填塞,而家里柔软的材质不透风的,除了那塑料膜布好似也没有什么了。 可塑料膜布实在是有些薄,不过保温效果也还算好,就是这东西要是和窗帘组合在一起,得裁开修剪成一长条再和窗帘顶上做衔接。 可以带裁开了就不能再回收二次利用,到时候暖棚需要的时候没有了也是个麻烦,这玩意儿也不能再生。 穆奚突然想起之前那块蒙古包大帆布,“那块蒙古包倒塌下来的帆布,之前不是还剪掉了一小块给葡萄遮阳,那么大的一块布,一半就足够把屋子一分为二了。” 他要是不说,赵叶青都快把那块布给忘了,这倒是是个好主意,那帆布都能防水,保温肯定不成问题,厚度也足够。 “会不会有点重?” 能当做一间房子的外层建筑材料的布料,肯定不会是轻薄的,他们支撑现在窗帘的配件是罗马杆,缝隙也就是在那杆子的上边和窗帘穿过杆子的圆孔。 现在要是直接用帆布替换窗帘,也用罗马杆肯定不行,不仅会依然有缝隙,还会断掉。 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钉死在天花板上,之前窗帘也想这么干,可长度不够,整个旅游区最长的窗帘也不够长,两人还偷了一下懒,本来能剪另外一块窗帘下来加长一下,最后嫌麻烦就没弄。 谁能料到这温度居然会低成这样。 屋子里的温度已经低至零下十多度了,这还是烧着地暖的情况下。 穆奚穿了两件厚外套才走出屋子,赵叶青站在窗边看着,生怕他不小心滑倒在雪地里冷得爬不起来。 帆布拿回来,两人把长度量好之后开始裁剪,赵叶青在布上画好了裁剪的线条后双手合拢放在嘴边哈了一口气再快速摩擦生热。 穆奚拿着剪刀沿着划线部分裁剪,看她的手都冷红了,道:“现在不用帮忙,你先去烤火我来弄就行,我体温比较高没那么怕冷。” 裁剪帆布的位置是屋子的前半部分,这一半是没有地暖的,好在没有放置东西空间大,帆布放在这能稍微铺开一些。 赵叶青没矫情客气,把划线的石头扔在桌子上,就跑到火边去烤火。 现在这个气温,家里的中性笔都不出水了,赵叶青便拿了穆奚挖石灰石的时候找到的两颗滑石矿来划线。 赵叶青把地板上的草席撤掉,直接坐在了地上,就这样才能感受到丝丝热量传上来。 现在每天都要出门去给牲畜喂食,喂完了就跑回来烤火,这么忽冷忽热也没感冒,不得不说身体素质真是提高了不少。 以前在市里上班,夏天从外头回来吹吹空调人就感冒了,这入冬这么久,除了刚开始有点流鼻涕之外,后面两人硬是没生过一次病。 要不怎么说环境锻炼人呢。 赵叶青烤着火,回想以前看过的新闻和纪录片,在地裂之前,也不是没有国家地区到了冬天气温极低的,记得俄国那边就有两个城市一年有几个月看不着太阳,最冷的时候也有零下七十度。 北边的兴安山脉到了冬天也有零下五十多度。 更别提那冷出了名的西伯利亚。 那边的人到了零下六七十度也是一样会出门去活动,不会说一出门就冷得受不了。 赵叶青安慰自己:没事的,适应适应也能活下去。 说不定他俩再过段时间,被这天气继续锻炼,也能像那战斗民族人民一样,在零下几十度的天气游冬泳呢。 不断的暗示让自己有些焦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