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朱氏失眠了 (第1/2页)

范丞相和童尚书终于明白了皇上的心思,也猜测到让他们俩来御书房的目的了。 这是想解决认亲的难题。 “陛下!” 童尚书沉默许久,终于问出了一个憋在心里的疑问,“您是何时知道吴心的身世的?” “就是上次老魏去南塘传旨催他回京时发现的。”益皇解释道,“当时,老魏发现他脖子上戴着朕当年送给香儿的玉佩。那小子回京后,朕特意还看了看那块玉佩,确认无误。” “就是年轻时,您经常戴在身上的那块七彩玲珑玉?” 那块七彩玲珑玉,童国安是知道的,当年,他作为太子的伴读,是经常能看到挂在赵泓煜身上的那块玉佩的。 “是的!” 益皇点点头,“香儿送给了吴心,至今,他还挂在脖子上。” “那…他知不知道自己的身世?” “唉!” 益皇叹口气道,“想必是香儿恨透了朕,不准青云派的人提吴心的父亲,大家都瞒着他。” “原来如此!” 童尚书微微点头道,“臣还以为陛下早就知道吴心的身世,才让他做的南塘县令的呢?” “呵呵!” 益皇笑道,“让他做县令那是朕一时心血来潮。如今想来,也许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吧!” “对对对!” 一旁的范丞相接过话说道,“这都是上天的安排,若不是让吴心做了县令,只怕,这辈子,你们父子也很难相见的……” “现在问题来了。” 益皇摊摊手道,“朕要不要告诉吴心真相,要不要在朝堂上公布吴心的身世?” “这个嘛……” 范丞相沉思片刻说道,“此事不可操之过急,以老臣看,不如等吴大人在这京城站稳脚跟,再公布他的身世。至于,他本人,早一天知道,晚一天知道,倒是无所谓……” “关键是……不能让他再跑了……”范丞相最后强调道。 “对对对!” 童国安接着附和道,“这一点至关重要,首要问题是将他留在京城。” “哦?” 益皇疑惑道,“你们的意思,这小子还有可能再走了?” “臣曾听小女说过,吴心最大的心愿就是在南塘县做一个逍遥县令。”童尚书接着说道,“陛下!难道不觉得他有点懒吗?连上朝都不愿意……” “嗯!这倒是。”益皇点点头。 “陛下!” 一旁的范丞相忽然笑道,“要想留住吴心,还得童大人多下点功夫啊!哈哈哈……” “范老头!” 童尚书闻言,眼珠子立刻瞪了起来,“你少拿俺家的瑶儿说事……” “哈哈哈……” 童国安急眼的样子连益皇都跟着大笑起来。 “诶诶……童大人息怒!” 范丞相依然乐呵呵的说道,“咱们的目的是一样的不是?都是为了留住这个国家的栋梁之才嘛,嘿嘿!要不,你给陛下出一个更好的主意来……” 益皇的目光也盯着童尚书问:“童爱卿!你说说看?” “我…” 童国安一下被整不会了,支支吾吾半天才挤出一句话,“陛下!容臣回去好好想想再说……” 君臣三人在御书房又商谈了好久才散了场。 童尚书回到府上时,已经是一更天了。 冬天的天比较短,夫人朱氏已经睡下,正打着轻微的鼾声。 童国安轻手轻脚的进了屋,小心翼翼点上蜡烛,又在炉子里加点煤块。然后,在火炉旁坐下,烤起手来。 他想静下来,捋一下自己的思路,消化一下在御书房里听到的信息。再考虑一下女儿的亲事,还有吴心的未来…… “老爷!”被窝里传出朱氏梦呓般的声音。 童国安的动作虽然很轻,还是把朱氏惊醒了,她抬起头,睡眼朦胧的问道,“什么时辰了?你还不睡……” “一更天了。” 童尚书淡淡的说道,两眼仍盯着红彤彤的炉火出神。 “是不是有什么事发生?” 朱氏揉了揉眼睛,索性坐了起来,拉过来棉衣披在身上。 知夫莫若妻。 从童国安的脸上,她感觉到了不寻常。 “哦……吴心回来了。” 童尚书瞅一眼已经坐了起来的妻子说道。 “哎呦!他可回来……”朱氏轻叹一声,“你看咱那个死丫头,天天惦记的,人都瘦了一圈……” “你告诉瑶儿了吗?” “这都什么时辰了,明天再告诉她也不迟。”童尚书翻翻眼皮子道。 “嗯,也是。”朱氏扯了扯了扯被子,“你还不赶紧去睡!” “睡不着!” 童尚书用手朝上摸一把发白的头发说道,“你知道吴心的身世吗?” “不是说是一个女侠的儿子吗?” 朱氏又扯了一下被子道,“不过,我如今也想开了,吴心这孩子很优秀,自己都是一品大员了,他的家世背景,我也不去计较了……” “哼!” 童尚书鼻孔里轻哼一声,“还好你不计较了,你知道他爹是谁吗?” “谁呀?” “是陛下!” “谁?” 朱氏浑身一颤,差点没把自己的舌头给咬断了,“童国安!你再说一遍?” “嘘……” 童尚书在唇边竖起一根食指道,“小点声!这可是秘密,且不可与外人道也……” “你说的是真的?”朱氏低声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