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益皇受教育了 (第1/1页)

大益皇宫,御书房。 大太监魏琦把讲一路的故事讲得精彩纷呈,益皇赵泓煜更是听得津津有味,渐入佳境,眼珠子都不带动的。 联想起自己儿子的优秀,不觉之间,他就出了神。 “陛下!” 大太监忽然停下问道,“您是在听吗?” “啊!” 益皇如梦方醒,微微叹道,“这小子……年纪轻轻,又不上朝,却将整个朝局看得清清楚楚,且入木三分,难得啊!” “可不是嘛!” 大太监端起茶杯,连喝了两口,润了润嗓子,接着感慨道, “以前,跟吴心殿下接触少,总以为他年少轻狂,恃才傲物,可与他呆久了,方知其眼界之高,格局之大,少有人及也……” “咱家如今有点明白了,为何他身边的人都进步很大,一定是受到了他的启发,甚至点拨……” “哦?” 益皇也好奇了,笑问,“何以见得?” “陛下!咱家给你举个例子您就清楚了……”大太监放下手里杯子说道。 “当时,我们行船去海蛇岛时,在船上,吴心殿下与手下的将领制定作战计划,当时,他的水师将领就提议:要将海蛇岛的人全部绞杀,一个不留……” “这也可以理解!” 益皇点头道,“海蛇岛的人穷凶恶极,杀之亦不为过……” “当时,老奴也是这样想的,”大太监接着说道,“可,吴心殿下却将那水师头子给训了一顿……” “他说:杀人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武力的强大不是用来杀人的,而是,阻止杀人的……” “阻止杀人的?”益皇有点迷糊了,似懂非懂的样子。 “陛下!你看这个字……” 魏琦说着用手沾一下茶水,在桌面上端端正正的写了一个“武”字。 “当时,吴心殿下讲解道,‘止戈为武’,习武的意义不是杀人,而是,强身健体、保家卫国、震慑敌人,于化干戈为玉帛……” “老奴一生练功,虽已达到了宗师之境,可,比起吴心殿下对‘武’字的理解,就显得太狭隘了,惭愧之至啊!” 大太监说着,面露汗颜之色。 “止戈为武!” 益皇看着桌面上那个渐渐淡化的“武”字,怔怔出神。 “这个字谁都会写,朕也写过不止百遍,可……为何,独有吴心能理解到其真正的含义呢?” “或许,这就是智者所为吧,”魏琦感慨道,“能从细微之处见真理!” “还记得咱家第一次见他时,他自称是‘天选之子,衔玉而生’。当时还觉得他是吹牛,如今,老奴有点信了……” “什么你就信了?” 益皇翻了翻眼皮子笑道,“哪里有衔玉而生?那玉是他老子朕的……呵呵!” “哈哈哈!” 说到这,二人不由相视大笑起来。 “老魏!” 益皇呷了一口茶又道,“看来,你这一趟出门感触颇深,不虚此行啊!呵呵……” “那当然!” 大太监一点不否认,说道,“吴心殿下他就像一束光,能照亮身边所有人,跟他一起,总能耳目一新,感受到不一样的东西……” “对!那是智慧之光……”大太监思索一下,肯定道,“他能照亮别人的无知和狭隘……” “呵呵!” 益皇又笑了,“老魏啊!你之前可是很少在朕面前夸人的,怎么,这次回来却把那小子夸得像花一样呢?” “嘿嘿!” 大太监咧嘴一笑道,“可能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老奴跟在吴心殿下身边这段时间,被他感染了吧,您知道,他可是向来油嘴滑舌的哦……” “呵呵!这倒也是。” “还有……” 大太监话匣子打开,有点收不住的感觉,“越跟殿下接触时间长,就越能感觉到他的神奇……” “举个例子吧!” 魏琦继续道,“这次去南塘县,老奴发现南塘变得更好了,可,陛下!他这个南塘县令、这两年可是不在南塘的啊……” “对呀!” 益皇恍然大悟。 “说南塘,陛下!您或许感触不深,咱就说这京都吧!”魏琦进一步提醒道,“自从吴心殿下做了京兆府尹,可是明显的一天比一天好了……” “可,这一年来,吴心殿下败北奴,灭大罗……大多数时间,他这个京兆府尹都不在啊!” “对呀!” 益皇挠了挠头道,“朕记得之前的京兆府经常鸡飞狗跳的,事多得、乱得不行。” “怎么他做了京兆府尹就一切都变好了呢?还不是一般的好,而且,他还不经常坐班……” “这是为何?”益皇疑惑道,“这小子是怎么做到的呢?” “呵呵!” 大太监接着说道,“这个问题在船上时,老奴也曾问过吴心殿下……” “他怎么说?” 益皇又瞪大了眼睛。 “他说,管理是一门学问。”大太监接着又解释道,“也就是咱们平时说的治理……”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