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 局势反转 (第1/1页)

岭南军被一举击退,内奸阿冬也被吴心一把揪出,笼罩着京都多日的战争阴云,被南塘风一吹,瞬间烟消云散,京城百姓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 尤其是大羌这帮文武群臣,如今,对吴心那是佩服得五体投地,简直奉若神明。 朝廷头疼多日的难事,到了人家吴心面前,抬手之间就整得明明白白的,且不费吹灰之力。 这不是神人是什么? 而且,吴心虽有天大之功,却没有一星一点的居功自傲,似乎,司空见惯,不屑一提。 还有就是他对文武百官的态度,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一点都没有作为太子爷的高傲和金贵,倒像是一个邻家男孩一般让人待见。 这样的少年谁不喜欢? 所以,接下来,吴心在帮助拓跋红处理朝政和组建内阁时,进行得很是顺利,几乎没有人站出来反对。 按照吴心的提议,拓跋红选出了以桂丞相为首的三位大臣,作为内阁成员,一起批阅奏折,处理朝廷日常事务。 而,她自己则省下了大把的时间,在王宫里陪着吴心,打情骂俏,风花雪月,生活过得开心快乐,好不惬意。 常言道:有人欢喜有人忧。 相比于拓跋红的悠然自得,退走垟城的岭南王则郁闷之极,围攻京都多日,眼看就要破城得手了,却被半路杀出来的南塘军打了个措手不及,功败垂成。 “可恶!” 岭南王气急败坏,拍着桌子大骂,“吴心小儿!本王与你不共戴天……” “大哥息怒!” 崤州刺史裘三通劝道,“保重身体要紧,眼下我们应该保持冷静,好好想想下一步怎么办?” “对呀!大哥。” 一旁的程廉义也跟着劝道,“退回垟城不过是权宜之计,接下我们还要做好应对南塘军的准备啊……” “王爷稍安勿躁!” 一个副将分析道,“我们退回垟城,以守为攻,也不失为上策……” “若是仍然围攻京都,十里联营都在城外,无疑成了南塘军天雷轰炸的靶子……那样的话,实在危险。” “如今,我们退守垟城,就可以用打下的半壁江山与朝廷分庭抗礼……” “对对对!” 裘三通一拍大腿赞道,“将军言之有理!我们干脆把大羌一分为二……拓跋红做北羌王,大哥你就做一个南羌王吧!” “嗯!” 岭南王捋了捋胡须,点点头道,“此提议倒是可以考虑,不过……这一切都要等吴心的南塘军离开了大羌才行,否则,本王寝食难安啊!” “离开……” 程廉义皱眉道,“估计吴心不会轻易离开,很可能他们会乘胜追击,南下垟城……” “哼!” 岭南王鼻子轻哼一声,“来了又如何,我们虽然损失了五万人,仍然有二十万大军,还怕他不成?” “王爷!” 岭南王的话音刚落,一个偏将小声嘀咕道,“我们没有二十万了,只剩下十五六万人……” “胡说!” 偏将的声音虽低,岭南王仍听得真切,眼睛立刻瞪了起来,“不就是损失了五万人吗?怎么会只剩十五六万?” “因为……” 偏将咧了咧嘴,硬着头皮解释道,“昨天夜里,乔将军带着他们越国的五万人偷偷跑了……” “什么!跑了……” 岭南王“腾”的一下就从椅子上跳了起来,“你说的真的?他们为何不辞而别……” “估计是被南塘军的天雷吓破了胆吧?”有人猜测道。 “不对!” 有人反驳道,“听说他们是接到了闽王府的密令,越国那边好像出事了,要他们火速撤回……” “岂有此理!” 岭南王气得脸都绿了,差点一口老血没喷出来。 大战在即,却偷偷跑掉了五万人马,尼玛!这不是釜底抽薪吗? “来人!” 岭南王咆哮如雷,“马上派人去追,问清楚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怎么回事呢? 原来,岭南王去找闽王府借兵,陶景玄派出五万人悄悄入羌,虽然做的很是隐秘,但是,还是被人发现了。 俗话说得好,“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再说了,这世上就没有不透风的裤子。 闽王府的五万人刚入大羌,立刻就有人举报给了南越朝廷。 越皇陶景天收到这则消息后,很是愤怒,马上拿到朝堂之上进行动机分析和风险评估。 当然,南越朝廷也不缺明眼人的,当即,丞相苏无思就站出来说道:“陛下!闽王此举,居心叵测啊……” “哦!” 陶景天挑了一下眉毛,“苏相!不妨说来听听……” “其一,” 苏丞相分析道,“闽王府既然出兵五万帮助岭南王谋反,那么,他们之间一定达成了某种协议……” “闽王今日帮了岭南王,一旦拓跋虞造反成功,夺得大羌江山,那么,作为回报,他或许会借十万、甚至二十万人马给闽王,助其起事……”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