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页 (第1/1页)

镇长一挥手,一个十三四的少年走了上来,脚步还有些软,可明显已经是痊愈了模样。 根宝是镇长家的长房独孙,这些天他每天两次的喝黄仙祝给的符水,也没好,还是一天天病重。 这让很多观望状态的镇民非常的绝望! 可现在,根宝居然好了,能自己走路,精神也很健旺。 一时间,大家轰然的开始相互聊了起来,讨论仙人赐药的事情。 秩序都有些失控了。 镇长连连敲桌子,好半天,围观的镇民才抑制住自己的情绪,安静下来。 “安静,安静!这些天,大家都苦了啊!谁家没有病人?谁家没死人?!这都是没办法的事情。 可现在,我们有救了!香茅子她求来了仙药,管用! 药到病除!这,就把仙药分给大家,咱们黄石镇有救了,香茅子,她是咱们黄石镇的大恩人!”镇长高声说。 “药够不够?” “怎么分啊?我家老人快不行了!” “这得要多少钱?我们能买得起吗?” 镇民们高嚷着问了他们最关心的问题。 镇长用手势止住大家的提问,“不要钱!香茅子说了,神仙给的药是给黄石镇的,她不能要钱。但是她有一个条件。” “什么条件?” 镇长继续说,“唯一的条件,就是要先给镇上的病人服用,病患优先!” 轰,大家又是一番讨论,对于这点,大家倒没有任何意见。 “病人优先怎么算,我家病人快死了,能不能先给我们?” “我家孩子已经拉血了!” “我婆婆已经咯血了三天了!” 又是一番吵闹。 镇长最后高喊,“药肯定够!大家不要吵,赶紧回家,家中有病人的在门口挂上红布条。我会同时安排十余个人手带着药去分发,只要确认家里有病人的,就会留给一杯药!现在,赶紧回家!派药队一炷香后就开始派药了!!” 家里有病人的,赶着回去报信的都没心思停留了,一窝蜂的往外跑。赶紧回家挂红布条要紧。 随着群众的四散,镇长安排了十队人手,每队3个人,都带着竹哨子和一罐子药水。划分了不同的区域进行派药。 遇到强要的,遇到派完的,遇到斗殴争夺的,立刻吹哨。 后续20人的执法小队就在中央大街来回巡逻。 黄石镇在镇长的统筹下,有序的推动着派药除疫的大行动。 轰轰烈烈的人声四处鼎沸,多日如死人一般沉寂绝望的黄石镇,在这一瞬,活了过来! 镇外的府兵们也听到了。 他们百思不得其解,“这是在干什么,一大早的又是敲钟,又是叫嚷的?” “管他们的呢,只要不冲出来,就不关咱们的事情。” “哎,说,里面别是又死人了吧?” “呸!这世道,哪天不死人呢。” 而黄石镇,派药小队开始出发了,他们一股股的,如生机一般毫无死角的深入到每一户,每一家中。 黄石镇,活过来了! :香茅子上学呀 明夷于飞! 随着送药小队的出发,各个家头门口上悬挂红布条的人家,都有人进去查看,核实了家中确实有病人的,就给分一杯。 是的,没错。是一杯。 这么多人呢,可不敢按照一碗一碗的量给。都是一茶杯的斟酌着给。 到最后,甚至连一酒盅的量也是有的。 此刻百姓哪里还敢挑多挑少,家家都有病人在恶化着,赶紧取了神仙药,想尽各种办法,给亲人们灌进去。 到底是神仙药啊,当得起药到病除这四个字。 凡是喝了神仙药的人,到了下午的时候,都纷纷的好转起来。虽然依然虚弱,可到底是好了,无论年龄老少,都能坐起来聊一会,身体好的已经开始在地上慢慢的溜达了。 这个时候,镇长按照陈掌柜的经验,让上午的派药小队去跟所有拿过药的人家说,病人用过的被褥一定要彻底拆洗,不能继续用。最好上笼屉蒸上半个时辰。不然恐怕会留下隐患。 这次的疫病给大家吓坏了,听了镇长的传话,家里有条件的直接丢了铺盖拿套新的。 就是没条件的,可立刻开始大清洗。 今日河湾中,到处都是洗衣服的棒槌生,还有的就是因为家人痊愈而相互聊天的笑声。 最后,镇长把大祠堂腾了出来,让百姓们把所有的灵柩先抬到大祠堂去,等着镇子重新开放,再去镇外的各家坟茔处埋葬亲人。 对于这几点建议,大家都没有异议。此刻已经逐渐春暖,把灵柩放在家里,恐怕要不了几日,那味道就没有人能受得了! 在晚饭前,大家都依次把棺椁都抬到大祠堂有序的放好,镇长亲自落锁关好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