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6页 (第1/1页)

可到了下午,两人再见面的时候,闵苒师兄就提出了严格的任务要求。 这次,大家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是催促结卷文书的关系,自己已经是闵苒师兄打杂的帮手了。所以闵苒师兄,就要用更严格的态度对自己。 而后,自己记录了那些玉玦上的记录之后,闵苒师兄就变得非常严厉了。 问题,就出在记录上。说是记录,更是自己的水平! 那些符文是香茅子自己亲手记录的,她很清楚它们的水准,应该九成以上,都是精准的,剩下那一成符文结构也不会有错。 那么闵苒师兄为什么失望?香茅子问自己。 是因为自己不知道这些符文代表的意思和类属吗? 不,她轻轻的否决了这点。应该是符文和材料无法一一对应,而且自己记录符文的方式也不对。 一定是这两个地方出了问题! 那么怎么彻底解决这两个问题呢?想到这里,香茅子拿出了一打空白的草头符纸,这种东西她总是随身带着很多。 然后把刚刚那十几种用的小料,每个都单独用一张符纸包好,拢在一起收在纳戒里。 香茅子做这件事的时候,闵苒看到了,他没说过。在背过身取东西的时候,嘴角飞快的向上勾了一下。 现在,就是要找到能帮助自己的人,早点解决它! 香茅子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师父兼诸真君,还有水合、小胖、方忌师兄、金誉师兄,赤焰剑坞的几位师兄等人,这些都是她日常最熟悉的人。 可是她心里不是特别有把握。水合和小胖的水平跟她自己差不多,三位师兄的水平也高得有限; 方忌师兄和金誉师兄似乎比较侧重武斗和战技,未见得能在这些材料上帮忙。 所以最终还是只能去指望兼诸真君么? 万一师父也不知道可怎么办,而且时间上来得及吗? 香茅子的问题一个接着一个。 她低头想了半天,又看了看忙得不抬头的闵苒师兄。决定自己还是出去转转。至少能把一元剑术抽空练练,总比干耗在这里强。 香茅子静悄悄的转身离开,闵苒忙于自己的鉴证决断,并没有发现她的小动作。 香茅子心事沉重,走得比较慢。 当她慢慢途径一个书桌的时候,一个明鉴书阁的修士正在两手各扶着一根手臂粗细的透明白色水晶锥筒。 那白水晶一头尖尖的向下,另外一端中空,里面装着不同颜色的水。 这人明显是想把这两根白色水晶有圆管放在两个巴掌大的圆形铜座之上。 可不知道为什么,它们两个被推到了桌子的边缘。这人手里捏着圆管没法放下,只能曲起手肘不断的往里拐着铜座。 香茅子见状,就走到桌边,“是要推进去吗,我能不能帮忙?” 那人正忙活得满脸都是汗,听到香茅子的话欣喜不已,“这位师妹,快,把它们推到桌子中间。然后翻一个面!” 香茅子手脚麻利的按他的指示摆好了铜座,这发现,在铜座的另外一面,中间的部分有一个花生米大的圆洞。 “就这样吗?”她摆好后问。 那人大喜,“没错,就是这样!”就见他把那两只水晶尖足筒分别插在铜座之上。 然后慢慢的放手。说来奇怪,那水晶尖足筒里面的水,都开始在里面凝聚出水雾。彼此吸引着,相互慢慢靠近。 那人小心的观察着,似乎非常紧张激动。 然后那水晶中的水雾慢慢自发蔓延开来,然后凑近了搭在一起,相互渗透,连成一座悬空的雾桥。 虽然雾气颜色不同,相互渗透。可这样自发靠近又成桥的场景,让香茅子看得目不转睛。 那人此刻心情极好,就问香茅子,“师妹也看得懂吗?” 香茅子羞赧的摇头,“看不懂。就是觉得太神奇了。” 那人就解释给她听,“这两个金精琉璃盏里装的分别是金庚灵气和癸水寒气,当它们用悬寒盘压住灵气之后,就会彼此吸引,然后缠绕在一起。到时候凭借雾桥的长度和时间,我就可以判断它们的溶体之合了!” 香茅子默默的听着,其实不是很能理解这些内容。 “我一直在想,如果把它们放在丹炉里去锻造一下,又会怎么样?如果它们在悬寒盘上是可以渗透结合的,为何在丹炉里就会炸开呢?”那人喃喃自语。 香茅子却听不懂他在说什么。 那人自己嘀咕了半天,忽然一拍额头,“我跟你唠叨在这个干什么,师兄们都说我的办法不行的。倒让你见笑了。” 香茅子说,“我其实根本听不懂的。不过假如师兄不知道为什么它们一起放在丹炉里会炸开,不如多尝试几次,把炸炉的原因找出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