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釜底抽薪 (第1/2页)

好书推荐: 绝世武神录

这时候该葛岩继续收割的时候到了。

大军直接下了华山,直接朝着西北方向的清阳山而去。

相距不过百里不到的距离,葛岩的大军其实只要两天时间就能到。

三清正阳观在三山六派里是极为奇葩的存在。

因为他们的人很多,盘子扑得很大,财力也是最雄厚的。

整个三清正阳观,如果算上外门弟子和内门弟子,外加上各个分舵的人,足足有二十万之多。

虽然是个道家门派,却最喜欢耕种农桑。他们的道门,经过十几代人的努力,坐拥天下十五万亩的良田。

光在清阳山周边地区,他们就拥有接近八万亩的良田。

整个清阳山周边地区,农田九成以上都归属于三清正阳观所有。

三清正阳观的十大分舵,也都坐拥分舵附近大部分的良田。

正是因为三清正阳观所到之处,进行大量的农田收购和侵占,让这些地方的普通百姓,变得极为疾苦,要么选择加入三清正阳观,充当他们干农活的外门弟子,要么只能土地被侵占之后,选择忍气吞声背井离乡,到外地去发展。

三清正阳观的农田侵占行为,不仅仅让他们门派的人数越来越高,还让他们的势力也变得越来越大。

正是因为三清正阳观占有了大量的良田,这才引起了大魏皇帝的注意。土地如果集中在少部分人的手里,那么农耕是必定要越来越衰退。

老百姓自己没有土地,也没法干活,那么事情就变得极为复杂了。这些老百姓只能成为佃农。这对于大魏国江山的稳固,可是有极大的危害的。

三清正阳观是一定要瓦解的,他们的良田也绝对不能再集中在少部分人的手里。

想要激发大魏国南部地区的经济,瓦解三清正阳观,似乎成了必不可少的一件事情。

葛岩的大军很快就到了离三清正阳观的清阳山山脚下。

其实从葛岩的大军下山那一刻,大军的动向就已经被人传到了三清正阳观的总舵里了。

这些传递消息的,正是那些看似无害的佃农。

如今在清阳山的势力范围里,这些佃农简直就是三清正阳观的耳目,任何风吹草动都逃不过三清正阳观的眼睛。

依据葛岩得到的情报来看,清阳山顶的三清正阳观弟子,足足有十万之多。

除掉六万的所谓外门弟子之外,还剩下四万的内门核心弟子。

那些外门弟子都是附近投靠过去的农夫组成,几乎没有什么战斗力。

至于剩下的四万人,真正的精英战力也不到一半的水平。

葛岩自己带来了接近三万多人,外加上山巅做内应的一万多华山派高手。

双方战力其实相差无几,只要葛岩愿意,随时都能踏平三清正阳观。

只不过葛岩如今还在等一个机会。

葛岩驻扎在清阳山山脚下。

他干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通知周边的县令和巡抚,前来将三清正阳观的地契给彻底毁灭掉。

周边几个县的知县,一听说是秣陵城来的奉旨办差的钦差,纷纷屁颠颠的过来了。

这些官老爷一到,葛岩就派出大量的人,肩扛着铜锣大鼓,敲锣打鼓的走街串巷,宣布三清正阳观的地契全部作废。盖着各个县衙和巡抚衙门的印章的文书,不停的给这些百姓们看,由不得这些人不信。

这些农地将会全部收归国有,而且以极低的佃租价格租赁给周边的百姓耕种。

葛岩这一整套的行政令一下达,顿时三清正阳观几代人建立起来的庞大农耕桎梏的凝聚力,瞬间土崩瓦解。

足足有六万多三清正阳观所谓的外门弟子,直接放弃了三清正阳观外门弟子的身份。

之前和三清正阳观关系紧密的佃农们也瞬间背离了。

土地收归国有,佃租下降到之前的三成,依照之前和华山派的协议,这些佃租将全部给予华山派所有。华山派以后只有经营和获利的权利,并没有这些良田的产权,这也是防止农地被华山派垄断,再造出一个三清正阳观来。

只不过佃租归属华山派的事情,葛岩还没有宣布出来。

葛岩这一系列的措施,对于三清正阳观而言,简直就是釜底抽薪。

清阳山上的人,瞬间炸锅了。

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葛岩居然弄出这样的套路来。

不少三清正阳观的人,立刻就暴跳如雷,想要下山和葛岩决一死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