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回转南线 (第1/2页)

好书推荐: 武侠之无敌皇帝

投降的北原骑兵很是配合秦军,主动帮忙收埋尸体。打扫对死者遗物除弓箭和战马统一上交处理外,凡俗的金银等秦军都登记造册并让其家属来认领。这一举措赢得了民心,因为这次右贤王的大征兵,很多还没入阶的青少年不幸战死沙场,他们仅剩下的金钱可能对家人有莫大帮助。 秦汉接到北线捷报,秦北也向他请示怎么处理降军。关于降军秦汉准备择其精锐,组建十个后备团,其余放归为民。民政院在枢密院书记部的帮助下开始对部众进行设卫置旗,共设有六十三个卫。右贤王最后的部众也归化秦氏,这也标了秦军正式完整开始对右贤王部的部众行使统治。 北原右贤王部成为历史,北原大草原东部也全属于秦军,三个后备团在草原上巡逻打匪,秦氏商人的身影遍及西洲东部,小到屯都能时不时遇见他们。 安定且富足的生活,让早成为秦军的部众们迎来人口大增长,并且也兴起了改姓秦的风潮。为顺应民心,行政院根据秦汉的要求下发了秦氏字辈排名: 祖,天,胜,海,大,汉,兴; 忠,军,友,勇,建,家,国; 利,行,世,方,义,步,空; 传,承,永,生,当,志,强。 而且行政院特别标明秦汉为汉字辈。这套字辈论也得到族长和元老们的一致认可,并让秦氏按此执行。 秦汉也要求第二军一个旅防御北蛮人,一个旅驻守天马原,一个旅为机动队。监视右贤王的那个旅驻留措那湖大营,暂归第一军节制。而第三军支援部队则携五个新建后备团南下攻击东海城。 枢密院向第二军签发秦汉盖印命令,要求第二军军长视情况率领战功卓越将士到长安城受奖。 本来枢密院有声音要求南线尽快结束战事,但被秦汉压下去了。秦汉可不想当微操大师,前世的历史警示他,事物发展有其内在逻辑,不要轻易搅乱,更不要想当然,用不对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毕竟专业的事就该交给专业的人去做,而‘裁判’就不用讲啥专业对口了。 秦忠接到命令,忙率军回到天马原,同秦北一起组建十个后备团,这次提拔了在天马原的秦卫军各团和几个野战旅的副官出来任用。都经历过几次了,流程都很熟悉,所以十个后备团组建得飞快。由于秦忠还会带五个后备团南下作战,所以有这五个后备团优先组建,优先挑选勇猛之士,军器战马也从优中选,且战马按秦军野战军配置,一个三马。这五个后备团的竞选是最为激烈的,有很多以前的千夫长去竞选百人队大队长,所以说底层人的眼睛也是明亮的,听不见他们的声音并不代表他们傻,没眼光,他们只是没机会。 秦忠见五个后备团已组建完备,各和物资也已到位,便率领五个团秦卫军和第三军支援的两个旅同五个后备团一起向着东海城而去。一路上,为了让五个后备团能快速融入秦军体系,秦忠让五个后备团各自去找对手练,练战阵,练攻防,练协同。 让广大的北原骑兵震撼不己,原来秦军是这样练的,难怪这么强,而且秦军的伙食让他们感觉太侈靡了,灵肉干,灵麦面等平得难吃到的现在都是军粮标配,就连他们的战马都吃上了仙牧草,虽然战马已卖归集体了,但也是自己用不是么。五个后备团飞速的成长着。 南线战场,经过半月的软磨硬打,王家军已经战死过半,也几手人人有伤,有三阶的王家将领想搞斩首行动,不料碰上出来实践的秦氏三阶族老们,他们正愁修行过快没对手呢,这不是想什么就来什么吗?结果就是羊入虎口,有来无回,除了自杀的一人其余三人都被生擒。 王家在东海城的优秀年轻代表们得知前线战况,一边忙传信族里,一边在东海城找中间人传话秦军,还不停的向赵家施压。与秦军友好的仙味楼李当家自然成了最好的中间人,在付出一些代价后征得她同意去传话一二。 秦氏马上一统西洲东部,虽有一小半还没纳入,但都是些小鱼小虾,难以抗拒秦军统一步伐。最让她难以释怀的是秦军有了一统西洲的迹象,这对桃源岛来说祸福难料也。她也急须深入了解一下秦军,王家来请求帮忙正好发挥发挥了。答应王家人的请求后,她带着一队护卫快马加鞭向长安城而去。 美女老板没走几天,一支秦军就突然到了东海城下,让各方势力大跌眼镜。也给城内赵家带来莫大恐慌,都准备拿下柳家后与秦军鱼死网破。但柳家见秦军出现在城外,忙把控制在手的城门交给秦军,让赵家愤恨不已。 为了追求突然性,秦忠一路狂奔,终于在十天之内赶到东海城外,这十天每天行军一千五百公里,扛过来的五个后备团成长最大,没有一个人掉队,且到了东海城还有一战之力。这让秦忠高兴不已,北上支援他的军功比后面几位堂弟大上一些,他们秦卫军第三团扩编第四军几乎是板上钉钉之事了,从这次回防对他本人的要求也可以看出一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