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二 东篱菊隐(中) (第1/2页)

雪海惊恐地问:“你……是谁?”

“江湖人还是忘了我这张老脸为好……”老者的慈眉善目舒展着,双目却如深不可测的渊。他又望了一眼谢君和,略带嘲笑地摇头:“无碍。”

“可……”雪海想说,她几乎已感觉不到谢君和的脉象,那具躯壳似乎被冰封了似的。

“天命未绝,尘缘未了。此人心硬如铁,但有一息,必逆天而行。”

“君和大哥太苦了……”雪海由衷叹息一声,却招来更悠远的笑声。

“身在江湖,孰人不受牵绊,孰人不历恩怨。与其拼却性命一场空,不如,于红尘外,做个自在看客。今日事,不足为他人道。”老者又随她行了一段,临近南岸之时,只见他掐指念诀,手掌翻覆,水中一块浮木便从极远处漂至跟前。老者纵身一跃,便如飞鹤踏浪,一眨眼消失在浪涛的起伏中了。

江面上,只留了一片跳动的波光,几点青灰色的鸥鹭。

听着故事的楚涛默默叹息一声:“好一个红尘外的自在看客!”

汪鸿插话:“少主莫非已知此人身份?”

楚涛摇头而已:“此人既执意不见,必是有不见的缘由。罢了……”

不过没等他感慨更久,小厮手中的一张名帖已等着他了。

楚涛接过帖子,目光一闪,嘴角绽出一朵笑意,随即向身后吩咐:“从码头后门小路走。汪叔负责他们的安全。”

雪海知道他又要去忙别的事了。

汪鸿果断阻拦,神色里满是忧愁:“多带几个人随少主一起去吧!”

楚涛不在乎道:“凝香阁罢了,也不是去砸人场子,何必?”

“少主……”

“不妨事儿,他们不敢。”说话间楚涛已向另一个方向走出几步,又似想起了什么,折返回来,停在雪海身边。

雪海当即明白了,不等他开口,已抢着说:“哥,没事,去忙吧,雪海能照顾好自己!”说着还故意俏皮地眨眨大眼睛。

楚涛想了想,心有不甘似的一笑:“糖葫芦?”

“三串!”

楚涛大笑着扬长而去。

与此同时,雪海只觉得自己的眼眶微微有些湿润。小时候,哥哥若是觉得亏待了雪海,总会亲自跑去外边买些她最爱吃的糖葫芦回来,哄她开心。心里嗔怪:这死脑筋的哥哥就从来没想过第二个辙来哄她,也不问问她还爱不爱啃糖葫芦了。也许,哥哥从来没发现过她已经长大吧!若真能安心地长不大,也是一种幸福。

然而从汪鸿长吁短叹的神色里就知道,这一去,又不知会遇上什么麻烦。

一辆马车滚滚,载着雪海与谢君和绝尘而去。然而,码头外的人来人往转瞬即逝,镇子里熟悉的熙熙攘攘渐渐退却,马车居然直接把他们带离了镇子,完全沿着与楚府相反的方向而行。又是一片从未到达过的绿水青山,美得陌生。雪海惊疑地望着汪鸿,接连的动荡,已让她习惯性地怀疑一切。

汪鸿宽释地一笑:“不回楚府,小姐见谅。”

“为何?”

汪鸿没有搭腔,只默然着神情,一言不发。但凡楚涛不想说的,终是不会轻易让楚雪海知道。她对着西沉的落日惆怅叹息,却连自己都不知道在叹息什么。

青山围成的幽谷深处,飞瀑直泻,流水潺潺,推得水车吱吱呀呀转动不止。百花芬芳,色彩斑斓如画。蜂蝶争逐。马车停在一片竹林深处,篱落疏疏,茅屋几间。白衣飘然的老者伫立风中,散着华发如雪,怀着和蔼的笑,躬身洒扫。身旁提着笤帚的娃娃,正是小小的末儿。

“老风!”汪鸿远远地探出头去挥手致意。

原来,是竹苑。

闻名久矣,却从未曾涉足的地方。

“风前辈!”雪海一撅嘴,“哥哥真讨厌,就不能明说么?难怪他半点都不急。你一定能救君和大哥的是吧!”

汪鸿向风若寒摇头一叹,笑得淡然。刘思仁缓缓迎出竹苑,同样宽和地笑着。大家的注意力立刻汇集于谢君和的伤情——谢君和依旧一动不动地躺着,毫无生气。刘思仁的话让雪海心中如大石落地:“不妨事,伤势虽沉,尚且及时,仍有解法。”

众人慨叹之际,却见刘思仁把脉之余忽又蹙眉:“然,真乃奇事,何方高人为之续命,才免其一死?”

风若寒闻言亦是好奇,一触脉象,惊得顿时退出三步外:“不可思议!”

就连汪鸿也甚是吃惊:“二位何以如此?”

刘思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