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孝顺的孩子(22) (第1/1页)

可惜,接连暴雨,都不见这位暂代县令的师爷做任何措施。 姜如实在是有些头疼。 但是若是真的照这样下去,这一片成了洪泽,只怕要死不少人。 思索在三,姜如还是决定再救人。 她去寻了那位衙役头子,与他商量组织河堤下面的村子暂且迁移的事情。 好歹,姜如帮了他一次,还帮兄弟解决了冤魂,两人也算有了一些交情。 要说那冤魂也真的是很惨了。 从小家里重男轻女,吃的比鸡少,做的比牛多。 十岁的时候还被卖给别人家做童养媳。 好歹能吃一口饱饭,她也算是心满意足。 她的小男人虽说比她小五岁,但是相差也不算特别大,小男人对她也还算尊重,让她对以后的生活充满了希望。 再等一个月,小男人就十四岁,他们就可以成亲了。 可是谁曾想到,她不过是打了一个盹儿,醒来的时候,小男人就死了。 死在了她的怀里。 她整个人都是懵的。 等回过神,已经在公堂上了。 她让县令大人做主,帮她找出真凶。 可是县令大人和她的婆婆还有公公都说她是真凶。 她怎么会杀他呢?他对她那么好。 这辈子只有他对她那么好了。 她不甘心,求婆婆相信她。 可是婆婆不信她,还把她给杀死了。 经过衙役的调查,终于发现了其中的问题。 原来那小男人是女人的婆婆杀的。 女人的婆婆突然发现这个儿子不是她的亲生儿子,是她的丈夫调换了外室的孩子给她的。 至于她的孩子,出生的时候就死了。 所以她恨她的丈夫,也恨这个抢了她儿子位置的孩子。 那老妇人已经杀了她的丈夫,自焚了。 在衙役找过去的时候,人都烧成灰了。 那冤魂见了,虽然仍有怨气,但是在姜如的威胁之下,倒也放下了。 衙役头子名唤赵挺,看着凶神恶煞,但是实际上却是个外冷内热的。 他一开始之所以对姜如那样,是因为他的娘就是被一个所谓的仙婆害死的。 他娘当时重病,那婆子说喝了她的符水,病就会好了。 赵挺他爹孤注一掷,把买药的钱都给了那婆子,买了符水。 可是喝了符水以后,原本还可以活两个月的娘,就吐血而亡了。 他爹受不了打击,没多久也不治而亡。 所以,他对仙婆实在没什么好感。 不过他是一个明事理的人,和姜如相处了几次,知道她不是个坏人,反而是个有本事的好人。 于是便也转变了态度。 “你确定要这么做,如果之后没有发洪水,你便会成为众人指责的对象。”赵挺神色严肃地说,“你们两人也支持你们娘?” 跟在姜如身边的董存粮和董存黍苦着脸说:“娘说什么就是什么,大不了我们就搬家。” 说起这个,他们脸色更苦了。 自古难离乡土。 他们祖祖辈辈在这儿扎根,要离开这里去别的地方,他们怎么舍得? 就算他们信任自己娘,可是心里到底有些虚。 姜如摆手说:“有什么可怕的?搞错了,总比到时候洪水来了,淹死了人好。你只说干还是不干。” 赵挺见她坚持,便同意了。 “你们既然同意了,那就赶紧行事吧。这雨眼看着越来越大了,说不定今晚上就会发洪水,要是不快点可不行。”姜如催促道。 “好。”赵挺点头道,转身便去招呼自己的兄弟以及熟识的衙役。 加上姜如三母子,一行二十六人,骑着马或者驴子,浩浩汤汤地往河堤方向而去。 因为有赵挺帮忙,尽管很多人不愿意离开,都迫于衙役的压力只能跟着走。 还有一部分人是看到了姜如,听了她的话,怕她的话成真,便收拾了家当跟着离开。 只是总归有一些人不愿意离开,不止不离开,还骂骂咧咧,对姜如和赵挺破口大骂。 董存黍本来就不是一个好性儿的,听见别人这么骂自己的娘,顿时就炸了。 “你嘴巴是灌粪了吗?说话那么难听?我娘好心耗费了自己的精血算出咱们温县有一个大劫,特地来救你们,你们不听就算了,竟然还骂她?真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你不走就不走!死了也活该!都是你自找的!你这种人活着也是浪费粮食,让人看着就恶心!……” 只见董存黍一口气对着那个说话不好听的人说了一堆儿话,说得对方一时间都不知道作何回答。 可谓是堵得对方哑口无言。 眼看着村人就走光了,姜如便打断了董存黍的话。 “神仙难救该死人,你跟他说这么多做什么?”姜如嫌弃地看了一眼董存黍,“走了!” 董存黍忙啐了一口那人,然后紧跟着姜如走了。 他娘可是神仙人物,他得跟紧了才行。 很快,靠近河堤的村子都被安置在了高处。 眼看着雨越来越大,许多人都在淋雨,伞根本不起用处。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