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孝顺的孩子(1) (第1/2页)

姜如一睁开眼,就与一双精明的眼睛对视上了。 “娘!你醒了?!真是太好了?我好担心娘,娘你下次可不要这么吓我们了。”男子满脸惊喜之色,拉着姜如的手,恨不得把心挖出来给姜如看看,他的担心和难过。 如果他的眼里没有那浓浓的算计,就更好了。 姜如闭了闭眼,再睁开眼就变了一副嘴脸,“老三你个作死的!靠那么近做什么,想要吓死老娘啊!” 这人是原主的三儿子,为人精明,爱算计,相较于其他儿子,要更会说话一些,也更得宠爱一些。 不过,这也只是相对的。 原主是一个十分小气刻薄的老太太,对于她来说,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在丈夫死去以后,为了养大一个女儿,三个儿子,更是精打细算。 说的好听一点,是精打细算,难听点就是小气。 这种小气不止是对外人,对自己家里也小气。 三儿子名唤董存黍,听到母亲骂自己,也不恼,嘿嘿一笑,摸着脑袋说:“娘,我这不是担心您吗?” 姜如撇了撇嘴,一脸嫌弃。 “你担心我?我看你不气死我就算是好的了。你赶紧给我滚出去,我还没死呢,这屋里的东西你想都别想!” 没错,这位三儿子之所以一直呆在屋里头,就是抱着让原主死之前看在他孝顺的份上多分给他一点东西。 这个时代,如果老人没有明确提出分家就死了,那么财产都是长子分5分,其余的儿子平分的。 如果想要多分一点,必须得让老人开口才行。 老三被看破了心思,顿时心中讪讪,不敢再多话,腆着脸丢下一句“娘肯定饿了,我给娘端吃的去。” 说完,他就一溜烟跑了出去。 姜如看着他的背影撇了撇嘴。 按照原主的记忆,现在正是农忙的时候,别的人想必都在田里忙碌,这外头连小孩子的玩闹声都没有,想必孩子都跟着去田里了。 偏偏这个董存黍在家里呆着,还不知道抱着什么想法呢。 姜如感受了一下这个身体,不由得叹了一口气。 这身体是真的衰老,各项身体机能都衰弱了。 她稍稍动了一下,就感觉身体的骨头在嘎嘎作响。 翻了翻原主的回忆,姜如是真的无语。 这原主对别人小气就算了,对自己也那么小气,明明家里不是很穷硬生生把自己搞的营养不良,像是谁亏待了她。 所幸,原主的任务要求可没有说让她一直小气下去。 她可不愿意亏待了自己的身体。 按说,原主这么一个小气的老太太,不应该拥有那么多功德来让任务者改变她的人生。 可是偏偏,这并不是一个普通的世界。 这个世界是有鬼神的。 而原主,有一个特殊的职业,那就是神婆。 原主丈夫死的时候,原主才到22岁,最大的孩子才五岁,最小的还在肚子里 要不是原主的这个职业,她还真的是很难把四个孩子好好地养大成人,又让他们各自婚嫁生子。 而原主之所以有那么多功德,就是因为她做神婆帮了不少人。 原主虽说小气,但是做事却是毫不含糊,尤其是鬼神上的事情,更是矜矜业业。 这么多年下来,十里八乡都是有名的。 她做事很有规矩,一不接助人作恶之事,二不接违法之事,三不接不熟之人。 比如有人杀了人,被那人鬼魂作祟,她绝对不会收钱帮着人把人家的魂魄驱散。 而诅咒别人之类的事情也是绝不接受的。 另外,外乡来的人,就算是有熟人引荐,也绝对不接的。 所以,她做的事情,更多的是超度亡魂,占卜吉凶,接生孩子,给满月的孩子祝福之类的事情。 这类事情虽然能收到的钱并不是很多,但是能收到的功德却很多。 长年累月下来,可是一大笔呢。 “娘!三弟说您醒来了,你感觉怎么样了?”一个洪亮的声音从门外传来,还没进门,就震得姜如耳朵嗡嗡作响。 这是原主的大儿子董存粮,天生嗓门大,隔老远都能听见他说话。 每次和他说悄悄话都能让五米开外的人听得清清楚楚。 所以基本没有人愿意和他说八卦,或者一些男人女人间的风流韵事。 姜如按了按太阳穴,睁开眼便变了一副脸色。 只见她猛地坐起来,恶狠狠地瞪着董存粮,“老大!你怎么回来了?!现在正是忙碌的时候,又没到吃饭的时候,你回来做什么?田里的活都做完了?” 董存粮进门来就被一通训斥,不由得摸了摸脑袋,“娘,我这不是听说您醒了,所以特地回来看看您吗?您看我,连手都还没来得及洗。” 姜如听见这话,顿时神色更加不好看,“我还没死呢,你就想偷懒了?我看你和老三一样,怕我死在了床上,你分的家产就少了吧!” 老大董存粮顿时委屈不已,连忙开口解释:“娘,地里的活就只剩一点点了,一口气的功夫就能做完了,用不着我也行。” 听见这话,姜如的脸色才好了很多,“你作为老大,就要做好带头作用,怎么能第一个回来?” 董存粮摸了摸头,憨憨地一笑,“娘,您要不要吃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