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一个儿媳半个女(21) (第1/1页)

“新章,你是你,你夫子是你夫子。你教书自然要用你自己的方法来教。你看看,你之前讲故事的方法不就很好吗?你再想想你自己以前,喜欢你夫子那样教你吗?”姜如引导道。 她既然决定了要在任务完成之后就离开,那自然要把牛新章调教好了。 不然原身回来以后,只怕会心生怨气,扣她的积分,能尽量完美让祈愿者满意是最好不过的。 牛新章听了,陷入沉思。 的确,干讲《论语》实在是太枯燥了,别人都说听的人想睡觉,他讲着也觉得无聊。 短时间还好,长时间下来,他可忍受不了。 想通后,他猛然醒悟。 决定要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怎么高兴怎么来,可不能因为教书,就让自己不爽。 等他回过神,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 这个恶鬼为什么要和我说这些?我为什么会想这些? 难道是那恶鬼蛊惑了我?她想做什么?她的目的是什么? 一时间他陷入了慌乱,不由胆战心惊,悄悄地看向姜如。 可是,他看了半天,也没有看出异样。 还是一副笑脸,看起来和蔼可亲,慈眉善目,一点儿不像是要做坏事的样子。 牛新章心里胡思乱想,满脸纠结之色。 姜如见了,很是无语。 这个渣儿子不知道又在想什么?这个任务估计是我做的最简单的了?我怎么都没做呢,这个渣儿子自己就把自己吓住了。 不过姜如对此也乐见其成,所以笑容里带了一些高深莫测,让牛新章心脏一紧。 看来我要对小梅好一些,这一段时间也要小心些,不能让他抓住把柄。 还有上课的事,我也得认真些,不能让她逮着错处! 于是,之后的一段时间,他对段小梅越来越好。 段小梅不明所以,但是不可否认,她喜欢这样的改变。 婆婆温和,夫君体贴,孩子可爱,这大概是女人嫁人后最喜欢的了。 至于姜如怀疑的产后抑郁症,也没了一点儿踪影。 私塾那边,因为牛新章再次改变教学方式,上课便没有人在睡觉,一个个都打起精神听故事。 牛新章为了让众人练字,还特地教家长们可以用牛尾巴上面的毛做毛笔,实在不行,用狗毛也行。 虽然做出来的毛笔差强人意,但是给小孩子蘸水练练字,还是可以的。 除了早上的课,牛新章按照姜如所说,在下午的时候加了一堂关于《论语》的课。 学生要是想学就来学,他不阻止也不强求。 当然,他教《论语》的方式就不再像以前一样,而是绞尽脑汁将《论语》编成了一个个寓教于乐的小故事。 不过,一开始的时候,下午只有小江一个人偷偷摸摸过来。 由于李小江的哥哥李小康认字以后,在镇上最大的酒楼做了伙计。 而且因为认字,被掌柜高看,重点培养,如今每个月能拿300文工钱。 每次放假回来还会带一些干净的剩菜剩饭回来。 虽说是剩菜剩饭,但是都是有肉的,镇上人不稀罕,乡下人若是稀罕得很。 因此,李家的日子瞬间就好过了许多,李大姐十分感激姜如,同时她也认识到了读书的重要性。 在李小江说想要下午去学更多东西的时候,她思考了很久,决定就让他读。 孩子既然喜欢读书,那她为什么要阻止? 反正这孩子也帮不了什么,最多就是捡柴摘野菜,还不如去多学一点,说不定他们李家这一辈还真要出个秀才。 就算是成不了秀才当个账房先生,也是可以的。 开始只有小江在下午上课。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喜欢读书,这一个村子里出了一个天生爱读书的孩子便已经是稀奇事情了。 可是慢慢的,下午来上课的人越来越多。 不只是这儿上课的学生,还有村民,天气热的时候没事做,就都跑过来听故事。 虽然人变多了,但是牛新章也没有因此而改变自己的教学。 每天按部就班先把要教的论语部分写下来,让学生反复读几遍,然后再根据这一段讲小故事。 那些村民也起哄一起读,《论语》之中,许多故事都是教诲人的。 村民们听多了,思想境界也得到了提高,平日里说话也偶尔会用一点儿典故了。虽然经常张冠李戴,但是不可否认,这样的风气很好。 秋天的时候,姜如去镇上送荷包的时候,听说今年多加了一场院试。 心里便思索着,要不要让牛新章去试一试。 按照她的观察,牛新章把那些书都倒背如流,而且故事张口即来。 考秀才考的大多是记忆类的,所以牛新章只要不出意外,是可以考上的。 考了秀才以后,很多事情都要方便许多。 就比如牛新章现在做的教书工作,其实是名不正言不顺的。 在这个时代,开私塾的一般都是秀才以上。 院试过了几场的童生都只能在家里带几个孩子,给孩子启蒙。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