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 (第1/4页)

关系,可得注意,所以我也没让他留什么电话跟联系方式。”

廖卫红有些不解,怕李建不知道政研室的地位,跟他解释了一下。

李建摇了摇头,

“我又不当官,怕什么牵连,前一阵我不是去南都请了一位海龟么,说好了我如果考上华清她就过来,经济方面有了打工的,可是对国内政策的解读,咱们这些人还是一群臭皮匠啊,得请一个对国内政策把握的比较准的人来,这个牛渊博年纪越大,对政策的把握就越准,正是我们需要的人才啊。”

段铜山也附和道,

“是啊,你不在的那几天,我们就商量着,这边电话的生产刚上了规模,还有大好前途,你就要把造纸厂给迁过来,还要上化工项目,是不是有点太急了,这么仓促的上马项目,是不是有些地方考虑的不够,不过你当时比较急,我们怕想不到你那个高度,也就没阻拦你。”

目光在李红军,廖卫红,何超的脸上扫过去,发现他们都一副深以为然的表情,李建知道大家都是这么想的,是啊,不能用自己的眼光去要求他们,八十年代的人们还习惯于安逸的等待,而不是主动去变革,去发现潜在的机会与危机,在萌芽状态去抓住或者扼杀。

自己也知道这么早上马化工很急躁,资金周转的压力很大,可是这已经是一九八五年,蓝色巨人很快就会推出第一款笔记本电脑,而软微的dos系统因为随着ibmpc的发售而迅速占领市场,邻居岛国也即将聚集全国之力搭理发展液晶面板产业直至他们成为全球液晶面板的霸主。

第七十八章 聚餐

(醉马努力三更,今天下午事情不多,用手机能撑出一章来,晚上还有,求朋友们支持,能收藏的收藏一下。)

强华目前的优势,通讯产业,很快就要从座机电话向移动电话也就是手机发展,而如果按照原有的轨迹,这个时代应该有寻呼机穿插其中,摩托罗拉在这方面的优势马上就要显现出来,如果不迎头跟上,就会被越落越远。

表面看起来造纸厂搬迁跟这些事情没有任何关系,可是只有李建才知道,造纸厂搬迁之后,发展的生物化工是今后强华发展的基础。

有了化工产品,无论是手机还是寻呼机使用的塑料就有了保障,通过化工产品的生产,积累出足够的经验进行工程塑料的研发,而后开始转向材料加工业,比如lcd灯光系统,tft-led液晶面板,甚至可以引进硅晶圆加工厂,进行多晶硅和单晶硅的生产。

“好了,你们别说了,今天李建考上大学的好日子,咱一起聚一聚,对了李建,你们学委考上那个学校了?现在她妈妈也算是我们味好美的一员,叫上她一起吧。”

袁开春见李建半天没有说话,似乎是段铜山他们的话说的李建有些难为情,怕儿子尴尬,连忙把话题叉了过去,李建回过神来,知道母亲想错了,也没说什么,说了林晓丹考上和协医学院的事情,就让袁开春张罗晚上一起在食堂聚餐的事情。

“李建,祝贺你,今年春江就你这么一个考上华清的。”

晚餐的时候,林晓丹才跟着张淑芬回来,她们娘俩今天负责市一建老江桥到一百货之间路段的伙食供应,忙到这个点儿才回来,连林晓丹这个平日不沾柴米油盐的姑娘家也忙的浑身都是菜油,颇有些貌美小厨娘的味道。

见林晓丹没去看榜也知道自己考上了华清,想必是有人提前告诉了她,李建没回答林晓丹,反问道,

“我考上华清很简单,大家都知道我要考华清,问题是你怎么考上的和协,记得你不喜欢医学,你应该更想上燕京大学的中文系才对,这才能实现你当女革命家的愿望,带领我们这些贫下中农走向繁荣富强。”

“我原本就是要学医的,你知道我父亲的事情,我一直就想如果我是个医生多好,能够救无数的人,以前想要当女政治家,那是我思想太幼稚了,觉得当官才能改变大家的生活,现在不是有你做了表率,不当官也能让大家过上好日子,我何必去寻那个不自在,不如去学自己想学的东西。”

林晓丹说的有些心虚,偷偷的看了看李建对自己的说辞没有什么特别反应,砰砰乱跳的心才平静了一会儿,为什么考和协,林晓丹自己也不知道怎么想的,鬼使神差一般,不过事后找个理由还是太容易了。

李建没多问什么,毕竟是林晓丹的私事,整个晚餐的人数不少,强化科技跟李健熟悉的一些人,加上林开合和李跃龙这两个李建目前当做实验室宝贝的专家,还有味好美几位家属加上林晓丹母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