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部分 (第1/4页)

李建点点头,果然,有恶趣味的不是他一个人。

魏成豪蹲在远处的树下,正看着陆续往摩托拉罗赶去报名的人,背着行李,带着对美好明天的向往,背井离乡。

想起自己多年的生活,孑然一身,可以称得上此身到处即为家,远不如李建他们这样,把根留在一个地方,还有个念想。

“魏老,发什么呆呢?”

李建走过来,指了指魏老站着的这一片地,

“你看,这地势怎么样?我们在这儿建一家厂,风水如何?”

“我又不会看风水,哪儿知道怎么样,不过你还信这个?”

魏成豪有点皱眉头,李建应该算是一个科技工作者,怎么也信这些东西呢。

李建哈哈笑了笑,

“我就是开个玩笑,不管风水怎么样,咱就跟他抢了,走吧,去找一下这儿的政府,我们谈招商。”

不得不说,经济特区的发展眼光跟办事效率,要比内地超前很多,尤其是一听说李建是英国投资商的代表,热情更是远超李建的预期。

罗塔镇镇长裘践行亲自接待了李建一行,整个镇的地图铺在桌面上,裘践行把手往地图上一指,

“画了红线的,是已经批出去的地,画蓝线的是居民居住用地,剩下的都是工业用地,你说吧,想要多少,什么条件的?做什么产业?”

“这儿是摩托拉罗的分厂吧?就在他对面这一块,地方不要太大,三百亩就行做通讯产品,跟摩托拉罗一样的通讯产品,我们一直是竞争对手。”

看到自己提出来要求,裘践行有些诧异的表现,不得不解释了一句,一直是竞争对手,在裘践行眼中,强华的地位也会相应提高。

“哦,明白,明白,好,三百亩地,不知道贵公司的意向投资额是多少万美元?我们好谈谈土地使用和政策支持。”

裘践行见李建如此说,立即转移了目标。他所关心的,也就是投资额,投资额越多。能拉动的罗塔镇的经济增长越多,对于罗塔镇的发展也月有利。

其他一切都是虚的,唯有投资额,才是真正的考量目标。

“三百万美元吧,不过不是一次性投入,要根据我们一期目标的实现程度,来决定是否进行二期或者三期的投入。希望裘镇长能够理解,生意,就是越做越小心啊。”

李建带有歉意的表情。让裘践行感觉到,这个英方代表,似乎很接地气,顿时理解的点了点头。

“那是。那是,一期贵公司准备投入多少?如果投入少的话,三百亩地可能不能一下子就提供,毕竟工业园区的总用地量是有限的,即便我这边同意,到了区里也批不下来。”

裘践行做了个为难的姿势,李建知道,这是谈判的技巧。土地,对于几十年后的镇深。那是寸土寸金,价值连城,可是现在,对于四处是荒地的镇深来说,只要有人来投资,别说三百亩,三千亩他们都愿意给出来,关键是看投资额。

三百万美元的投资,说小不小,说大也不大,对于三百亩土地来说,确实是值得提供,关键是,如果按照李建说的,要分三期的话,这些钱,还不一定能落到地上啊。

三百万美元,折合人民币一千多万,也就能建成三个摩托拉罗那样的分厂,可摩托拉罗的分厂才多大,六十亩地而已,就这样还空出来一大块当做停车场,这个强华,是不是胃口大了些。

“三百万美元是美元投资,总投资额度肯定不止这些,只不过要用人民币支付,总额度应该超过两千万人民币,一期应该在一千万人民币以上,这些投资额,用在三百亩土地上,我想裘镇长应该不会为难了吧。”

李建粗略的估算了一下,如果只在镇深建造寻呼机的分厂,那么别说三百亩,只给三十亩地就已经足够了,想摩托拉罗这样的生产线,一条不过几十米长,造一个大一点的无尘车间,并行放上三条生产线,产量超过摩托拉罗轻而易举,总投资额也不会大。

可是如果加上光驱生产线,这样的场地就有些小了,造光驱并不是李建的最终想法,为了长远规划,将镇深建成强华在国内的第二基地,三百亩,其实还有点小。

不过李建不急,对于目前来说,三百亩足够了。

“哦,一千万人民币,这样土地就没有问题了,贵公司是外资企业,如果在镇深设厂,可以享受三免五减半的特殊政策,但是原材料等方面,如果国内可以提供,尤其是镇深本地企业可以提供的,同等质量条件下,要优先选用……”

裘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