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 (第1/4页)

来春江的厂商,就是日本的富士通公司,初步已经谈好,可是看到日本公司来人的那种趾高气昂,看中国如同原始社会的嘴脸,罗容光当时就自己一个人单溜进了邮电局的大厅,也就是在哪儿碰见了李建。

罗容光事前事后都找了省邮电局的熟人打听过,国内的水平距离人家,确实有极大的差距,所以那些日本人,才会如此的倨傲,人家有倨傲的本钱,如果你不买他们的产品,那就得去买美国人的,或者欧洲的,而那些产品,要比日本的产品贵上一大截。

最关键的是,如果用人民币结算,哪怕贵一点也无所谓,日本的产品相对于朗讯、爱立信、西门子这样的巨头还是略微有点差别,可是结算用的是美元,是绿油油的纸票子,国内最匮乏的就是这种东西。

尤其是这是八五年,八四年刚刚达到八十二亿的外汇储备前些天因为跟美国达成了合作制造飞机的协议花掉了不少,这是中苏关系恶化之后,美国为了拉拢中国一起对抗苏联给的一粒甜枣。

所剩无几的外汇储备,还有无数的高精尖技术和我们不能制造的东西需要从国外购买,相比较而言,通讯业只是其中一个小部分。

所以,能省一点是一点,国内采购交换机的时候,基本上首先把目光放在了价格相对低一些的日本企业身上。

可是这价格只是相对低一些,据说一台万门的数字交换机,每一线的要价是五百美元,按照当时的汇率来计算一美元兑换两块八毛钱的人民币,万门交换机,就是五百万美元,合计人民币一千四百万人民币,如果加上其他的管线、维护、辅助设备等等,保守估计也要一千八百万左右。

这还是用的日本设备,如果用美国设备或者欧洲设备,恐怕在维护费用上,更要加上一半,两千万人民币都不一定能够拿下来。

这就是落后的结局、战争年代,落后就要挨打,和平年代,落后就要被剥削。

“只是知道原理,可是即便知道原理,距离生产期间的差距太大了!”

李建知道一台万门交换机意味着什么,上一世的某省会城市,可是足足用了两年时间。

这一次罗容光没有说话,他只是因为自己的好奇才来问的李建,具体之后的事情,就不需要他来负责了,只是在到达江州之后,他第一时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江州市委书记张智化,而张智化则立即拨打了另外一个电话,并且跟罗容光联系上之后告诉他,跟李健的会面时间,推迟到五月一日下午两点。

得到这个消息的李建崩溃了,他是个言而有信的人,答应了李桂枝去参加考试,他就没想过不去,刚听到罗容光说张智化要见他的时候,提前一天动身,上午见面中午总能结束,这样不耽误下午的考试,江州市联考可是定在下午两点开考,这次是彻底要缺考了。

“罗县长,再约时间行不行,我真的要考试,事关重大。”

“你都一个月没去上课了,还在乎什么考试,我去帮你请假。”

罗容光上次说帮忙请假,被李建回绝了,他没觉得见一个市委书记竟然还需要等这么久。

“请假就算了,你能不能问问张书记,约晚上行不行,晚上时间随便他调遣。”

罗容光点了点头,

“好吧,我试试。”

十几分钟之后,罗容光回来了,脸色有点铁青,

“小李,看来不行,张书记说了,这是政治任务,我已经给你们校长打了电话,说这是市里下达的政治任务,可是你们那个校长却满口的怨言,似乎市里亏待他们了一样,这是怎么回事?”

李建一听,知道这事儿误会了,一定是春江一中觉得市里面照顾江州一中,知道有李建这么一号人物之后,通过关系找了市里的人,用政治任务的名义把李建留下,其实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解释也没处解释去,恰好赶了巧,只能让李桂枝老师跟春江一中的校长在联考上压市一中的想法再次被扼杀在摇篮里,这可只能怪市委张书记选的时间不对,却不能怪李建不想去,他觉得自己已经很努力的去争取了。

晚上,李建陪罗容光吃完饭之后,拿着准考证去看了一下考场,距离市委市政府还真不太远,如果张智化谈话的时间不长的话,应该能来得及进考场,前提条件是考场还允许迟到。

第二十二章 面谈

“张书记,这就是李建,春江一中的高三学生,为了今天跟您见面,他可是没去参加市里的联考啊。”

罗容光抓着张智化的手,半天没有分开,用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