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部分 (第1/4页)

“给你们邮电部出主意,让你们赚钱,那不是挨老百姓骂么,你们赚钱了,我们老百姓就得多花钱啊。”

却不想这话正好被谭永胜听见,谭永胜瞪了一眼,

“让你为邮电部出主意,不是搜刮老百姓钱财的,是要更好的为老百姓服务,你这个脑子,受资产阶级影响太多,应该送去中央党校听听课。”

李建赶紧闭嘴,这个时候的邮电部,还没有拆分,不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公司,而是纯粹的党政机关,就算收钱赚取利润,也是按照规定,扣除一定比例的费用之后上缴国库,根本不是他吐槽的后来的垄断企业,所以谭永胜训斥他,他也只能听着无法反驳。

不敢在谭永胜身边呆着,李建便趁这个机会躲在一边,想跟二所移动通讯方面的专家聊聊,可是这些专家因为一把部长在现场,根本是心不在焉,生怕表现的不好,都有些心神不宁的样子。

李建只好自己坐在一边,考虑着一旦商业化运营,基站的负载问题,如果是成熟的通讯市场,每个基站在设立之前,就需要考虑这一目标片区的覆盖区域内,人口密度是多少,使用本基站的目标客户是多少,峰值和谷值分别是多少,使用频率如何,区域内道路多少,未来一段时间内,本地区的客户发展预期等等方面的问题,然后选择一个最稳健的覆盖范围来确定基站的覆盖范围。

可是目前,一切都是从头开始,李建连一个现成的模型都没有,对于目标区域是哪儿,他都无法估测,所以必须要等邮电部通过验证之后,由各地的邮电局来统计这些数据,提出各自城市的发展计划。

“你小子,躲在这儿干什么,这个电话不错,小崔都已经开车到了东二十里铺,居然还跟刚才说话的效果一样,我问你,这次你小子不会又把目标放在国外了吧?邮电部辛辛苦苦跟你合作,如果你还胳膊肘朝外拐,小心我拿皮带抽你。”

谭永胜转了一圈,这才在角落里找到李建,李建连忙摆手,

“没,你可别冤枉我,我那是不忍心赚自己国家的钱,我不都是把老外的美元往咱自己的口袋里装,不过这一次,有赚钱的机会,我都不用,咱优先发展国内的邮电事业,怎么样,谭部长,我的觉悟这么一会儿就变高了吧。”

李建开始跟能当他爷爷差不多的谭永胜耍上了赖皮,只要这老头一点头,国内立即将在通讯事业上,减少十年的落后差距,反而反超国外几年,李建想想就觉得这件事情在自己手里实现是多么的激动。(未完待续。。)

第二二二章 新建议

“喂,小崔,你现在的位置在哪儿,东下马营?嗯,东下马营到二所的直线距离应该在二十公里左右,通话质量不错,我都能听见你那车的呼噜声。”

谭永胜放下电话,跟李建点了点头,表示他对实验的效果很满意,然后吩咐崔正平不用再往东走了,可以直接回来。

刚挂断电话,小灵通又响起了滴滴滴的铃声,是哪位司长也已经到了西边二十五公里左右的位置,只是电话一直占线,他打不进来。

这属于通话功能的设置了,其实呼叫转移呼叫等待等功能的实现,相比较于移动电话来说并不复杂,不过李建秉承着但凡有技术改进,如果不是必须的基本功能,就一定要体现其技术改进利益的想法,决定在实现的时候一定要获得报酬。

当然,他并不是针对国内这些为数不多的移动电话使用者,之所以在国内这个还并不成熟的市场首先突出移动电话,李建最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己让国内在通信业上全面超越国外的那种自豪感。

确切的说,是曾经的隐藏在内心深处的自卑感,用的所有东西都是国外的技术,身为泱泱大国一份子的李建,内心实在无法忍受自己重新走过一回,却依然要按照原本的轨迹继续落在国外之后的那种感伤。

而另外一个方面,以国内这样落后的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都可以很快推行移动固话。那么,以国内为蓝本,向国外大规模复制的过程。无形中也会减轻许多。

那些蓝眼睛高鼻梁的外国人,在内心对于一个落后东方古国都使用上了移动电话这种他们还没有见识过真品,只是在概念里有一点点了解的高科技产品,竟然已经大规模普及,这让他们内心里那种高高在上的优越感,一下子丧失,他们肯定会叫嚣着让自己本国的运营商引进这种技术。

而一切的准备工作。甚至只需要李建把国内大规模使用移动电话的消息,透露给一家不起眼的美国媒体知道,都不用自己推动。那些看到商机跟被群众鼓动的运营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