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陆教授,真是为了大英好啊…… (第1/4页)

好书推荐: 绝世武神录

学生沉默了。

他们都在等着陆时能说出什么标新立异的观点。

陆时说:“刚才有人提到了文明延续的问题,一般来说,文明应该具备三个要素:文字、文化、社会组织。它不等于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甚至不等于一个血统或一个种族。”

有人指出:“陆教授,扯得有点儿远了。”

其他人跟着点头,

刚才不是在说英汉之争的问题吗?

要回答,也应该一个一个来。

陆时一脸严肃地说:“我是听到了有人说‘中国文明早就已经没有延续了’,甚至还认为,汉语强于英语是一种愚蠢的想法。所以,我才会讲这些。”

他纠正道:“首先一点,我刚才只提到了韵律。我没有说两者在应用层面上孰优孰劣。”

接着,他又道:“其次,中国文明并未断代。只要是一个正常的、受过一定教育的中国人,秦汉之前的文字可能比较难辨认,但秦始皇统一文字之后,应该没几个不认识的字。”

卡文迪许问:“秦始皇是什么时期的人?”

在场有不少人了解中国的历史,

夏目漱石最精通,立即给出答案:“公元前220年左右。”

卡文迪许愣在当场,

“公元前?”

他看看身边的教授们,心中产生一个想法:

同时期的欧洲更多使用拉丁文,可现在只接受普通教育的欧洲人能认得拉丁文吗?

这个问题他最终没问出来,

因为答案绝对是否定的。

陆时说:“所以我要回应刚才那个问题。”

他竖起一根手指,

“第一,中国的文字一脉相承。从甲骨文开始,到现在使用的汉字,能看到一条清晰的发展脉络。换句话说,字可能有变化,但是这种变化是在原来的基础上演变的,而不是被其他文字覆盖了。”

这点无可辩驳。

但尽管是事实,陆时说的话还是挺扎心,

尤其那句“不是被其他文字覆盖了”,肯定会让部分欧洲人产生意有所指的错觉。

陆时竖起两根指头,

“第二,中国的文化是连续的。”

这句话说完,立即引得剑桥的学生们摩拳擦掌,

有人呛声道:“这不对吧?清朝可是……哼哼……”

英国人虽然不了解汉文化,

但是,他们了解清廷。

陆时说:“看来,你们也了解中国。”

曾几何时,带清也是在不当人的带英眼里的“列强”,

但伴随着战争,清军屡战屡败,最终,带清被迫签署各种条约,这才导致国际地位出现一落千丈的局面。

刚才提问的人点头,

“略知一二。”

陆时接着话茬回复对方:“确实是‘略知一二’的水平。你刚才是想说,清朝是异族的统治,对吧?那么,我想问一下,在外族入侵的时代,汉人是否保持了自己的文化呢?”

这个问题就有点儿深入了,

没人回答。

反倒是卡文迪许、沃德豪斯这样的政客有些懂行。

沃德豪斯说:“这一点确实。中国很神奇,异族人即便是成为统治者,但在很多情况下,异族必须深度绑定汉人才能治理好国家。因此,异族反而要学习汉文化。”

萧伯纳问:“那不是会被同化吗?嘶……到最后,会不会分不清自己的血脉,不知道自己从哪儿来的?”

沃德豪斯摇了摇头,

“这点,我也不太清楚。”

萧伯纳吐槽道:“那你刚才说那么多。”

沃德豪斯说:“有感而发罢了。”

他其实是想到了那些不平等条约,很多都是由清廷的汉臣主导签署的,所以才会让他觉得异族必须依靠汉人治理中国。

陆时说:“欧洲文明的祖先,应该是古希腊、古罗马,这没问题吧?”

学生们面面相觑,

这种默认的态度也是一种回答。

陆时便继续道:“现代中国与古中国文明的关系,远比现代欧洲与古希腊文明的关系要近得多。”

有人说:“那古埃及呢?”

英国在非洲有大量殖民地,

所以,现场的学生们首先想到的是引那片土地为例进行反驳。

陆时回答:“我刚才讲,文明不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