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难道西奥多也会成为美国的张居正? (第1/4页)

好书推荐: 绝世武神录

在麦金莱的问题上,陆时不想多说。

他摆摆手,

“罢了。”

于是,富兰克林的笔又动了起来,写道:

说起前总统先生,陆教授似乎带着一丝丝懵懂的悲伤,不愿意展开再聊……

陆时:“……”

忍不住吐槽道:“罗斯福先生,差不多得了。”

富兰克林赶紧赔笑,

“是是是。放心,这一段我会删除。”

他把那张纸撕了,然后揉成一团,丢进旁边的垃圾箱里,大概是自己也认为写得有些过于离谱了。

陆时说:“咱们还是聊聊正事。”

这是暗示、也是警告。

富兰克林意会,说:“那就聊聊全球大学排名?”

陆时点点头,

“好。”

富兰克林嘴角勾起一个弧度,说道:“陆教授,我很好奇,如果由你来主持,会把哈佛大学放在排名中的什么位置?”

陆时差点儿吐血,

没想到对方问的是这种很有娱乐精神的问题。

富兰克林继续,

“陆教授,你可不要说那些场面话,什么‘标准未出,不好定义’之类的,那太无趣。我就是想知道,在你心目中,哈佛大学是个什么位置?与牛、剑相比如何?”

陆时沉吟,

良久,他说:“现在的哈佛还无法和剑桥相提并论。”

富兰克林来了兴致,

“伱说‘现在’?”

陆时“嗯”了声,解释道:“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哈佛在学生数量上会有巨大优势,这是高等教育规模决定的。”

富兰克林说:“这是数量和质量的问题。”

陆时说:“你误会了,数量多不意味着质量差。”

富兰克林又问:“学科呢?”

陆时想了想,回答:“我认为,今后的哈佛大学在商科和法律学方面有更多的课程设置,并且会更为突出。”

富兰克林不由得诧异,

“为什么?哈佛设置经济系才没几年啊!”

陆时笑,

“前段时间我去经济系,遇到了几位年轻的先生,他们对垄断、交易的看法很独特。”

说到“垄断”,富兰克林的目光微变,

他眨眨眼,说道:“那件事我也听说了。你和贝尔、梅耶尔、斯特恩斯三人有过交流,还提出了一种假想模型。经济学的教授们对那个假想模型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陆时愣了半晌,才意识到对方说的是《最后通牒博弈》。

模型什么的……

听着有些像数学建模。

陆时问:“你也听说了那个?没错,我认为并不是所有的交易都是零和的。”

“零和(zero-su)……”

富兰克林咀嚼着这个词,

从字面不难理解,它指的是一种双方收益之和为零的情形,

也就是说,当一个人获得了更多的利益,另一个人或一方的利益就会相应减少,使得双方的总收益保持为零。

简单讲,一方所得即为一方所失。

富兰克林在记忆中不断挖掘,

他说:“这是陆教授新建立的定义吧?我之前从未听过。”

陆时挠头,

“只是觉得这么说挺恰当。”

富兰克林激动道:“当然恰当!说句实话,陆教授,你真心让我佩服!你刚才说那个分金币的模型不是零和的,那么,你能举一个零和的模型例子出来吗?”

这类例子还是很多的。

陆时沉吟片刻,说:“现在有两个帮派头目,他们需要玩一个关于胆量的游戏来决定话语权。两个人各驾一辆马车相向而行,在死亡越来越近的情况下,谁先坚持不住,命令马儿躲闪,谁就是胆小鬼,谁就算输;谁面对将近的死亡毫不畏惧,勇敢地冲上去,谁就被视为英雄。”

《深红报》的几个记者陷入沉思。

有人说:“现实生活中会发生这种情况吗?”

富兰克林轻蔑道:“现实?现实只会比这更荒诞。想想前总统……咳咳……”

一阵敷衍的咳嗽。

麦金莱的事可不能细说。

富兰克林尴尬地转了话题:“这种事其实完全有可能,在他人鼓动下,冲动的人非常多。”

陆时摊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