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神仙在世(四) (第1/2页)

好书推荐: 万域龙神 重金求子

这位仙人,就是八仙之中的吕洞宾。

吕洞宾本名吕岩,字洞宾,道号纯阳子,是道教中全真教的祖师,因此被尊称为“吕祖”。

此人本为书生,在唐朝唐宝历元年(公元825年)中了进士,还做了官。后来天下战乱,民不聊生,他对这样的人间很是失望,于是散尽家财,抛弃富贵,进山修道。

与其他隐居出尘的神仙不同,吕洞宾修仙得道之后,积极入世,云游四方,为百姓解除疾病,而且从来不要任何报酬。

由于这位仙家一生乐善好施,扶危济困,所以深得百姓敬仰。到了元朝,吕洞宾在民间的信仰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连忽必烈都被震动。于是,他就召见全真道士丘处机,大力在国内推行道教,并且专门在吕祖的出生故里,修建了永乐宫,纪念他老人家。以此换取中原地区汉人的支持,维持天下的稳定局面。

道教之中,有一部经典琴曲,叫做《岳阳三醉》。这首琴曲与刚才墙上的那首诗一样,讲的都是吕洞宾在岳阳楼点化世人的故事。

而吕洞宾行走人间的时候,就自称“回道人”,或者“回处士”。

眼前这位老哥,是太崇拜这位仙人了,才给自己也取了个一样的名字吧。

总难不成,他是吕祖下凡,重临人间了?

回处士无奈地点点头,“也罢,总不能看着这孩子受苦。”

说罢,他站起身来,取了一只白瓷碗,倒入一碗清水,摆在画像之前。

他取出三支线香,点燃之后,插在画像之前的香炉里。

在袅袅香烟之中,回处士右手伸出食指中指,二指并齐,在水面上虚虚画出一些笔画。

李星野盯着看去,好像是“天行已过”几个字。

记得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提过,有人在时疫之际曾经书写这几个字贴在自家门上,可保平安。据说是以前的得道仙人留下的。

几笔画过,一碗清水还是一碗清水,这东西就能够治病救人?

在场的人除了大嫂,谁也不相信。

大哥,你好歹做得像模像样一点啊。

开坛做法在哪里?

朱笔画符在哪里?

桃木剑在哪里?

什么套路都没有,就简单比划两下?

“多谢先生!”大嫂小心翼翼地端起清水,走到小宝旁边。

小宝估计也是有些渴了,咕嘟咕嘟几口下肚。

“好了,我家小宝好了!”

小宝鼻涕再也不淌了,脑门也不热了,整个人也精神了许多,开始扯起他爷爷裤子上的线头来。

李星野也是啧啧称奇,符水治病的事,几百年来一直在民间有所流传,但大多都是以讹传讹,谁也没有亲眼见到。

九爷站起来再次拱手称谢,“回处士,老夫有眼不识泰山,一开始还有些不相信您的本事,现在是心服口服,还请高人不要见怪。”

回处士淡然一笑,轻轻摆了摆手,“我已经说过了,神通法术只是小术,不值得夸耀,而且沉迷其中,会影响修行。真正该做的,是积德行善,修习阴阳大道。”

李星野这时也一拱手,“回处士,您用法术救助了这个孩子,帮他们一家人解除了一桩愁事,这不也是积德行善吗?吕祖当年也行走人间,同样是用法术帮助世人的啊。”

回处士转过身来,正色道,“我大道未成,不具备点化世人的修为,怎敢与吕祖相比。擅用神通法术,只会使人心更思不足,惑乱人间。”

李星野似有若悟,“多谢赐教。当年吕祖以仙体点化世人,尚且被贪心之人气得大醉于岳阳楼。现在想起来,先生所言的确有理。一旦世人皆知符水可以治病,则医术皆无人问津,渐渐偏废,您就算从早到晚地画符,又能治得了几个人。”

当年吕洞宾化作凡人,在集市之中见到一个商人。见他对钱财实在过于贪婪,就有心点化于他,想效法黄粱一梦的方式,让他看破金钱。

他拿起一个石子,用食指点了一下,变成一小块金子。问他要不要,那商人摇了摇头。于是他又拿起一块青砖,如法施为,商人还是不要。

吕祖有些意外,就问他想要什么,那商人竟然说,他想要这个手指。这样,以后的金子可永远用不完了。

回道人点头微笑,“你只想到了一层,进一层想,如果世人有了倚仗,则不思保养,不惜身体。人不自爱,又如何奢求天地爱之?”

李星野眼前不由出现了一副可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