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趴在土堆上的尸体 (第1/2页)

隆冬季节的东北山区,零下二三十度是常态。

冬天太冷,当地人的习惯就是躲在家里,整个冬天都不出门。这种习惯在当地被叫做“猫冬”。

炉膛里的火从早到晚都不熄灭,晚上临睡之前,要用木屑把火压住,隔绝空气,让火在底下闷烧,等到第二天早上,再捅开火炉。

这样,才能保持屋里的适宜温度。

偶尔有醉鬼夜里出门,倒在外面,第二天必定冻死无疑。

这样的天气,整个河西村子的人,全都不生火,烟囱不冒烟。

是不可想象的事。

他们,还是人吗?

疑惑,萦绕在每个东村里的人的心头。

又是一场大雪降下,气温又下降了许多。

整个东村,没有一个人见过任何西村的人走出过屋子。

但是,有眼尖的村民发现,就在小河西侧,平整的积雪上,竟然有一排排脚印。

从此,在许多个夜里,总有东村的人会见到,西村的河边,会有一群衣衫褴褛的人,沿着河边走着。

那些人保持着刚从山外回来的样子,只是更加干枯瘦弱。在漆黑的夜里,走来走去,从不发出一点声音。

好在,那些不知道是不是人的东西,从来没有越过河。

东村的人自然也没人敢到河对面去的。

许多年过去了,没人修缮的房屋逐一倒塌。

那些躲在屋里的西村归客们,也随着屋子长眠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再也没出来行走过。

从此,蝲蛄沟就恢复了平静。

那场可怕的事情,仿佛变成了传说,变得虚无缥缈,等着被逐渐淡忘。

直到二十年前。

二十年前,一场山洪,让河水上涨了三尺深,淹没了河岸两侧一百多米的范围。

幸亏东村的人提前把家里贵重东西和人口都转移到了高处。等洪水退去,发现原来村子的房屋都冲毁了大片。

从没有人去的西岸,也整个被冲去了一层地皮。

人们的能力是巨大的,洪水退去几个月,东岸又树立起一座座的房屋。

有一天,出事了。

是临近河边的一户人家。

这家刚结婚没多久,家里老爷们就是东村的人。

头一天下地干了一天的活,全家人早早睡下了。结果睡到半夜,这家的媳妇被家里的狗叫声惊醒了。

张开眼一扒拉当家的,发现人没了。把手伸进被窝里,发现还是热乎的。

她连忙起来,发现当家的的衣服裤子都穿走了。

这就不是起来上厕所。

而且自己家人起来上厕所,狗怎么会叫唤。

跑到院里,发现大门敞开着。这家媳妇追到大门外,空荡荡的没有人影。

她家的狗却怎么也不肯迈出大门一步,只是冲着外头玩命地叫唤着。

捱到天蒙蒙亮,能看清道了,她就赶紧出去找。

当时大水退去时间不长,有许多的地方还残留着大片的淤泥。

终于在离家不远的一片野地里,找到了一行脚印。

但她宁愿没有看见。

看着那行脚印,女人发出了绝望的哭号。

因为,那行脚印是径直向着河里走去的,隔着不远的河面,能够看到,脚印一直延伸到河对岸去。

几十年了,从没有东村的人敢踏上河对岸。

哭声引来了村里的人。

大家只是长吁短叹地看着河对面,谁也不敢走过去。

这家媳妇苦苦哀求,却只能换来一些无力的安慰。

直到她的一句话,让全村人钉死在河东岸的双脚动摇了。

“那些人能今天找到我家,明天就可能找到你们每个人的家里。”

这不是危言耸听。

人们这才发现,这家的房子,是整个东村离河边最近的。

放眼看去,大家的房子离河边都不远。

因为整条蝲蛄沟,只有这条河是唯一的水源。为了吃水方便,谁会把房子盖得离水源太远呢。

商议了一阵,村里的男丁站出来了十几个。

等到太阳升到天空正中央,大家觉得阳气足了,胆气壮了,就趟过了河。

其实很容易找。

因为整个西岸都布满了淤泥,孤零零的一排脚印,就在淤泥上远远地延伸着。

十几个男人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