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搬救兵 (第1/2页)

一方铜印轻轻地压在黄半山的额头,黄半山本来平静的面孔顿时露出痛苦异常的神色,围着铜印周围,涌出了一圈黑色的汗珠。

黑色的汗珠遇到灵官印,如同水滴落到烧红的烙铁上,瞬间吱吱地消散不见。

李星野本以为黑色汗珠都拔干净,黄半山就能驱除阴邪,早早醒来。

却发现事情不对了。

这黑色的汗珠里,夹杂着许多红色的血珠。

汗珠源源不断,血珠也是源源不断。

那天晚上救老哈可没这么复杂。

等拔干这黑色的汗珠,他的血也流尽了。

黄半山变成咸鱼干。

李星野一下子想起,救过老哈以后飞过来的那只纸鹤。

纸鹤的主人应该就是施展这种黑汗邪术的妖人。

经历了上次老哈的事,他知道自己手里有个厉害的法宝,所以用了新的法子。

李星野知道,对方的法术,应该跟梦有关系。

他拿起了灵官印。

黄半山痛苦的神色消散,又恢复了平静的面容。

李星野没说什么,去楼下住院部交了五千元押金。回来跟老大姐说:“他俩的问题,不仅仅是生病这么简单。先麻烦您看好他们两个,先让医生给输点营养药,尽量保守治疗。我去找个法子,保证让他俩健健康康地活蹦乱跳。”

李星野走出医院。已经要入冬了,正午的太阳还是那么刺眼。

医院附近都有花圈寿衣店。李星野找了一家,买了一扎线香,用黑塑料袋装了,在路边打了一辆车。

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青龙山自古风水极佳,山上大大小小的寺庙道观十几处。不仅沧海市的市民,其他地区的人来青龙山烧香许愿还愿的也是络绎不绝。因此,青龙山虽然离市区有段距离,但交通十分方便,一条四排车道的宽敞马路直通山下。

来往的游客多了,山下也自然形成一个繁华的镇子,依据山名,就叫青龙镇。青龙镇的餐饮业、旅游业兴旺发达,山下也打出了“宜居、宜游、宜养生”的口号,房地产业也跟着应运而生。

十几年的时间,青龙镇迅速兴起,热闹程度不输沧海市繁华街区。

眼看天色还早,李星野找了家餐馆,迅速地填饱了肚子。心里有事儿,也没吧嗒出什么滋味来。

入冬了天色黑得早,四点多太阳就要下山了。李星野已经拎着黑塑料袋,站在一个道观的前面。

比起其他香火旺盛的寺庙道观,这座道观实在是冷清寒酸。

不到一人高的院墙,围着三间瓦房一般大的房子。房子倒是飞檐青瓦的屋顶,但早已斑斑驳驳。两扇乌黑的大门紧闭,门上有个雕沿门楼,门楼下挂着一个不大的牌匾,上边写着三个字,“盘龙观”。

这座道观隐藏在两道山梁之间,虽然离山下不远,但非常偏僻,得从盘山公路下来,从一条土道走个几十分钟。没有人指点,根本找不到。

李星野打开塑料袋,抽出三根香,在道观的院墙东南角外撮出一个土堆,插上香,点着了香火。

然后走到道观门口,高声说到:“晚辈李星野,求见常家三爷!”

喊了三遍,听见道观里传来走步的声音。李星野心下紧张,屏息静候。

门开了,探出来一个光头。

是个十二三岁的小孩,摸着光溜溜的头皮,看了一眼院墙外的香火,一双黑白分明的大眼睛眨了眨。

“你就是我爷爷等的那个后生啊。”

李星野也是摸不着头脑。“敢问这位少年英雄,这里可是常家三爷的仙府?”

“什么仙府,就是个住的房子呗。我爷爷这个点儿在山下了,要不是他天天嘱咐我在家等着你,我也早跟他一起去了。”

说着,小孩跨出门外,笑嘻嘻地看着李星野。李星野这才看清楚,这孩子也就不到一米五的个头,穿着一身运动服,看着像哪个小学的校服。长得倒是虎头虎脑,很是可爱。

“我叫铁头。你等我一下,我关了电视和空调,这就带你去见爷爷。”

李星野一听,这和自己理解的深山修炼好像差别很大。

铁头进去转了一圈,锁了大门,带着李星野匆匆往山下赶去。

这孩子脚力极强,行走如风,根本不看路。李星野紧走慢走,一路小跑,才勉强跟上。

眼看李星野喘得上气不接下气,铁头伸手拉住他的手腕,李星野感觉耳旁呼呼生风,脚下没了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