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六章 三辅人流言四起,屯田客武艺稀疏 (第1/1页)

好书推荐: 绝世武神录

次日,继续开会,马翼问关西十将:“吾已知诸位之意,当下该如何?” 马超道:“请曹仁诸军退出潼关,以表诚意,再请荀大人派尚书台人来谈判。” 马翼道:“吾马上写信给荀大人,包括诸位对司隶校尉钟大人的不满,诸位一定要克制,不要越过潼关东进,等待朝廷回复,至少吾猜朝廷会调走钟大人,为诸位稍解怨气。 吾明日去槐里县看望吾子马抗,然后去西羌盐湖调停烧当羌和发羌的盐湖之争。” 众人再设宴痛饮。马超答应由偏将军长史兼槐里县县长马抗接济其父马翼和其五百骑兵的口粮。 侯选、程银、杨秋、李堪、张横、梁兴、成宜、马玩八人轮流敬酒,马岱怕父亲不胜酒力,代饮了一半的酒。 宴上,马翼又吹虚了一些在许都如何同荀彧、荀攸、卫觊、吴质、陈群、司马懿、夏侯尚等交往的故事和关东的好处。众将听得神往。 除韩遂外,所有人对马翼寄以厚望。 韩遂心知荀彧可能搞不定这事,或许只有等曹操亲自前来面谈。而朝廷派马翼前来,或许只是为了骗取关西诸将信任而为曹操主力赶来争取时间。 对于马翼去西羌调停,韩遂虽然不看好,但也不便阻拦。 关西已起兵,但尚未和曹操交战。不到万不得已,韩遂不愿和朝廷以及朝廷使者闹翻,实在不愿意带领羌、氐、胡兵进关东。即使胜了,史上必留下恶名。 从马翼在许都的交友圈看,这些人似乎都是拥护曹丕的,而韩韬、韩略交往的杨修等似乎拥护曹植。 曹丕已定为曹操世子,曹植已处下风,日后如吾和马腾同在朝廷为官,待曹操过世,曹丕掌权,吾韩家会不会跟着曹植吃亏? 如果这次潼关危机化解了,需派人去通知二子接近曹丕身边的人。 马翼走后,韩遂沿渭水南岸去巡视各大营,发现几个问题: 一是十万大军沿渭水驻军,河水已被粪秽污染,影响到饮水。韩遂命各军不许向渭水排污,全部挖坑掩埋,不许偷懒。 又命侯选、程银、李堪、张横、马玩、杨秋六部各抽四千骑暂撤回原驻县,只各留一千骑,待需要时再调来。 留下的驻军人数减为七万六千人。成宜的四千骑镇守潼关定城南部城,余一千骑在城外大营。 二是以往驻军都是自己去附近森林砍伐树木,但郑县和华阴县的渭水边大都是良田,无树木。 如到远处山里伐木,几万至十万大军每日生火做饭所需的木材数量惊人,需要大量的伐木工、拉运工、车马,因此不可行,只有雇佣凉州及三辅的庶民伐木通过水军的大船运来供给。 驻军太久,超出了韩家每年给各望族的补贴,这笔开支需要额外再支付一笔。韩遂只得从五月开始从韩家每月调拨一千斤西域金币来应对这笔开支。 韩遂担心万一曹仁突破潼关,联军必须在后面提前设置几道防线。 于是令迷瑞、迷贵、迷虎、饿何俾、烧戈颓、伐同伏、蛾遮璠、柯沭八羌部落各另派四千骑出动,依次去临时镇守长安县、长陵县、祋栩县、云阳县、陈仓县、美阳县、显亲县、榆中县,每县各放四千骑。 祋栩县驻军协防并州,陈仓县驻军镇守三辅后方,显亲县驻军镇守凉州中心,榆中县驻军协防金城郡和枹罕宋建。 长安县、长陵县、祋栩县为潼关之后第二道防线的节点;云阳县、美阳县、陈仓县为第三道防线的节点;显亲县、榆中县为第四道防线的节点。 联军其余的二万八千兵马分布于原驻地。三辅大桑田圈分布于各县的近五万庶民役卒协防各县。这两拨兵力围绕就近的防线节点参与该防线。 左冯翊太守韩斌送信前来通报,已派郡吏分头走访左冯翊郡各县,各县望族都表示支持联军。 五月,三辅开始流言四起。 一是关于钟繇的流言。 曹操因钟繇充实了洛阳人口,得以用来保障潼关大军的供给,便上表改任司隶校尉钟繇为前军师,钟繇返回洛阳,有人看见钟繇去找蔡琰,可能是商讨书法。 曹操调冀州主簿李孚前来接任司隶校尉。 有人说这是曹操因钟繇数次提议伐张鲁,引起关西诸将起兵,找借口免去了钟繇的司隶校尉职。 二是针对潼关东曹操派来的守将曹仁。 一说曹仁兵败江陵后,曹操可能为服众,将曹仁从征南将军降为安西将军。 又有人说曹操让曹仁以安西将军前来潼关是为了向关西诸将示好,非为征伐而来。 征南将军印并未授给别人。 三是京兆尹张时被“请”进华阴县县城后,三辅要发生大战的流言四起,京兆的不少望族、庶民从子午谷逃入汉中去张鲁的地盘躲避。 四是三辅人数次经历战乱,各种传言有鼻子有眼,一些人传言曹操早有预谋,就是要逼反表面上遵奉朝廷,实际上各据数县的关西诸将,然后名正言顺地剿灭之。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