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美女献计 谋划朝鲜 (第2/2页)

好书推荐: 大明危局

而且上次到长崎,虽然李旦没说,但肯定有所不满。不如早点搭上关系,一块发财才能亲近一些。毕竟李旦海上经营多年,关系广人手足,要是真撕破脸,自己虽然船坚炮利,但也怕蚁多咬死象。

好在五月中李旦派人回复,可出战船12艘,商船10艘,带可战之兵近三千,并邀请萧震北上倭国,从倭国出发前往朝鲜劫掠。

收到消息的萧震立即带6艘一级战舰,10艘俘获的荷兰武装商船,搭载陆战一营二营1000火枪兵,炮营300人,陆战6磅炮装28门,12磅炮6门。

启程前往倭国,汇合李旦一同赴朝鲜劫掠。

五月底到达倭国长崎外海,等待两天后,汇合由李旦儿子李国助和义子郑芝龙领队的船队后,一众船队浩浩荡荡的奔着朝鲜就去了。

船上萧震这几日倒是和李国助、郑芝龙混熟了,两人也不待在自家的船上,都喜欢往萧震这船上凑。

萧震看得出来二人对读书人,特别是自己这种有功名的读书人的眼热。其实这算是汉唐以来,汉族民的特性,特别是在大明中后期,读书人特权深入人心,所有人本能认为读书人高人一等。

其实刚来时萧震还不太适应,只是大概知道大明举人进士牛逼。但后来经历了才知道,岂止是牛逼,简直是牛逼到没谱。

当然也正是因为这种牛逼到没谱的劲头,现在全大明上下普遍受读书人影响,认为建奴只是疥癣之患,关外蛮夷不过百万之数,煌煌大明二百余载,近六千余万人口(其实大概还有一亿人口,不过被举人以上的老爷们吃了!),区区建奴不足为虑。

当然六千万对百万,大明士绅此时都以为稳赢,要是一亿六千万,建奴估计能吓死。出于人道考虑,大明士绅很早就在人口普查上,帮了建奴一把。

通过与两人交谈得知,原来李旦能在大明海贸上吃得开,除了自身船多势众,更是因为大明东南名将俞大猷的儿子俞咨皋是李旦的保护伞。

俞咨皋在天启初升任福建副总兵管水军南路事,海贸中心福建月港正是其辖区,而且俞咨皋跟魏忠贤的义子吴淳夫是儿女亲家,这关系在朝廷里一路通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