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双弓车弩 (第1/2页)

吃过早饭,许彪带着队伍,来到那山寨所在的山脚下。

许彪让众人先在山脚下扎营,自己带着杨安邦,和瘌痢头、哑巴、刘毅等头目,前去查看地形。

这山寨的大门布置在半山腰,颇为讲究,右边是直上直下的山壁,左边是悬崖。

就像是在盘山公路上建了一座寨门,把只有两丈多宽的山路给拦腰截断。

许彪看完,不禁皱起了眉头。

这山寨的寨墙看上去不高,只是用山石垒砌了一丈多高,然后上面用原木竖立起一排木墙。

但是门前只有两丈多宽,人多了根本排不开,而且对方火器犀利,受伤的明正道士就是例子。

还不止如此,右边的山壁上,现在没什么动静,但是如果打起来,对方从上面往下扔石头,那可就危险了!

看来雷火堂中有高人啊!

这个山寨不能让手下硬打,就算是派全真道兵上去,不死伤十几,甚至几十个人,恐怕都拿不下这山寨。

“大当家,这山寨不好打啊!”

瘌痢头皱着眉头说道。

“怕什么!”

二愣子在旁边说道:“不要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瘌痢头反唇相讥道:“他们有火铳、霹雳子,咱们有天灵盖,是吧?”

二愣子把眼一瞪,就要上前撕扯瘌痢头。

这时,匠作营的头目刘大鹏开口说道:

“大当家,你前些日子吩咐下来的事情,我们这些天,也弄出了两样东西,也许能对目前的情况有所帮助。”

许彪闻言一愣,自己在终南山脚下,出发前吩咐过,让木匠们想办法复原宋朝神臂弩,难道这么快就搞成了?

如果有了神臂弩,可以在火铳射程外压制对方,倒不是不能打。

回到山下营地,刘大鹏先是拿出了一个大号的弩弓,说道:

“这是我们几个木匠凑在一起,搞出来的‘仿神臂弩’,不过虽然比现在用的弩弓射的远了些,但还达不到传说中,真正神臂弩的射程。”

许彪接过来打量了一下,这弩弓沉甸甸的,前端有个环,可以用脚踩住,然后双手加上腰腹之力,搬动上弦的机括,给弩弓上弦。

以许彪的神力,当然不用脚踩上弦,直接左手抓住木制弩身,右手一拉弓弦,就把弦给拉开,挂到了机括上。

弩身上有瞄准器,许彪端起来瞄了一下,问道:

“这弩能射多远?”

刘大鹏躬身说道:“只能射一百五十步,不到传说中神臂弩射程的一半,实在惭愧!”

传说中神臂弩可射三百多步,许彪想象不出那是如何做到的。

“一百五十步已经不错了,可以全面压制火铳。”

许彪安慰他道。

刘大鹏却说:“禀大当家,我们还制作了一样能够达到,传说中神臂弩射程的玩意。”

许彪闻言,顿时来了兴趣,连忙让他拿来。

刘大鹏一招手,就见一个木匠,推过来一辆独轮手推车。

那手推车上,一前一后,横向装着两张弓,用弓弦互相连接在一起。

“这玩意不是床弩吗?”

床弩,是把两或三张弓,固定在像床一样的木架上,发射大箭的一种巨弩,多固定在城墙上,用来守城。

后来有了火炮,这玩意就淘汰了。

现在刘大鹏转换了一下思维,把床弩安装到了独轮车上面,变成了‘车弩’,这适用性就大大增加了。

“这种双弓车弩,以绞车上弦,射程可以达到三百四十步,箭矢还可洞穿铁甲。”

刘大鹏介绍道。

“做的好!”

许彪欣喜不已,这种超远射程,只有大炮可以达到,甚至虎蹲炮这种近程火炮,都没它打的远。

而且它比大炮灵活方便得太多了,独轮车几乎可以跟随着人员,做到全地形行军作战。

就算有些地方不好走,两个人一抬,也能很轻松的把独轮车抬着走。

“全力打造这种车弩!”

许彪吩咐了一句,忽然想起来什么,问道:“上次在岐山县军械库中,我好像带回来几张弓,咱们现在共有多少张弓?”

刘大鹏掰着手指点算了一下,说道:

“如果把所有弓箭手装备的弓都算上,还可以制作这种双弓弩车六辆。”

“把弓箭手的弓先拿过来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