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消息 (第1/2页)

许彪和高松出山,肯定少不了杨安邦这个小帅哥跟着,不过许彪没让他骑那匹骚包的白马。

高松做向导,许彪、杨安邦和明礼道士,一行四人,骑着普通的马匹,向着山外而去。

青云寨到山外,有五十里的山路,如果是饥民兵,就是一天的路程。

骑马就快多了,一个时辰后,转过最后一个弯,一大片平原出现在众人眼前。

汉中平原是麦稻两熟地区,现在正是小麦的灌浆期,一眼望去,连绵的麦田,长势十分喜人。

隔着几百里地,秦岭北边的陕北地区,绝对看不到这种景象。

祥城县的城墙也不像岐山县那么残破老旧,夯土城墙外面包的青砖,看上去挺新,维修时间不超过五年。

入城费是每人/马10个铜板,高松扔给守门士兵一小串铜钱,带着众人入了城。

由于高松要先去找地头蛇‘黑虎帮’打听一下情况,所以许彪三人,来到了城中最有名气的‘太白楼’,等待高松。

三人上了二楼,要了一个用屏风隔开的‘雅座’,然后点了几个招牌菜。

店小二抱上来一坛‘竹叶青’,布上五香花生米、笋干等四个下酒小菜,三人先慢慢喝着。

“这汉中太平日子也到头喽!”

隔壁一人显然是多喝了几杯,感慨的说道:“如今这世道,是彻底乱了!”

另外一个清朗的声音问道:“候兄,何事感慨?”

那位‘候兄’压低了声音,说道:

“王道长世外高人,不知道这些俗事,根据‘通天玄机楼’的消息,那闯贼李自成,和过天星、混天星等十几支流贼,从秦州地区出发,取道徽县、略阳,已经向汉中进军。其声势甚猛,队伍两日尚未走尽!”

“汉中府城南郑县,现在已经关闭城门,不许出入了!”

“官府消息稍慢,这一两日,本县也该戒严了。”

许彪闻言心中一惊,高松前去找本县地头蛇打听消息,还没回来,这边他们就听到了一个劲爆的消息。

秦州是甘肃ts市,和许彪相隔五百里,一西一东,双方几乎是同时,穿过秦岭山脉,南下汉中。

许彪对于历史上的大事件有所了解,但是对于那一年,谁到了哪里,这种事情肯定是不清楚的。

按照此人所说,十几支‘流贼’队伍,数量应该不下数万,来到汉中地区,官府肯定派大军围剿,到时候绝对会把汉中打成一锅粥。

许彪还想要在这鱼米之乡种田,建立根据地呢,现在还种个屁!

他听此人把起义军称为‘流贼’,心中未免有点不太舒服,就从屏风的缝隙向外看。

就见一个身材魁梧的大汉,陪着一位相貌俊朗,身穿青色道袍的中年人,在饮酒闲聊。

许彪回头看了同样穿着道袍的明礼,明礼撇了撇嘴,用手指沾着酒水,在桌上写了‘武当’二字。

和全真派不被待见不同,武当山一直被大明皇帝作为“皇室家庙”来扶持,并把武当真武神作为“护国家神”来崇祀。

武当山的地位升华到“天下第一仙山”,位尊五岳之上,成为全国道教活动中心,持续了二百多年的鼎盛局面。

历代大明皇帝陆续在这里兴建和扩建庙宇,使武当道教宫观空前宏大,全山有道官、道众、军队、工匠等一万余人,朝武当者人流不绝。

自张三丰开创太极拳剑,张无忌九阳神功威震天下,武当一脉人才辈出。

明礼作为没落的全真派道士,对如日中天的武当派高人,肯定是没有什么好脸色的。

“这些流贼当真该杀!”

“汉中此地小麦已经灌浆,大战一起,这一季的小麦是不要想收了。”

“道长还担心小麦,要知流贼大军一到,屠杀士绅,裹挟平民,为祸一地,连命都没了,还顾得上田中庄稼?”

“国家多难,外有鞑虏多次犯边,这些流贼还在添乱!”

“朝廷太难了,皇上太难了!”

……

许彪听这两人说话的意思就是,现在国家有外敌,这些‘流贼’应该识大体,顾大局。

为了朝廷的大局,安安静静的去死最好。

今年初,崇祯皇帝用原宣大总督杨嗣昌为兵部尚书,统筹军务。

杨嗣昌提出‘攘外必先安内’,与后金议和,先镇压农民起义。

为此要增兵十二万,饷二百八十万八千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