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部分 (第1/4页)

“那就请他进来吧。”

送到嘴边的手顿了下,朱允炆将茶一口抿进嘴里,抬头对家人道。

于是家人赶紧跑了出去。

不出片刻,钦差进来了,蟒袍玉带,身后十来名执刀侍卫跟着,身边跟着个手托金盘的太监。

“圣上有旨,赐朱允炆御酒一杯,着其即刻饮必,钦此。”

朱允炆接了圣旨,看了看茶几上的金盘。

金盘里立着尊玉壶,玉壶很眼熟,瓶身盘龙,却是条匐地挣扎的虬龙。当年朱允炆在位时,曾将它赐予过那些位高罪重的官,因为这壶里通常只装一种酒,叫御赐鸠毒。

喝下一杯,不消片刻功夫即七孔流血。

现在它被安安静静地摆在了自己的面前。

原来该来的,必然还是会来的,虽然比预知的要晚了些时日。当年方孝孺说,‘若上位者将君遗忘在北岭,君可得保性命。’看来,即便是将自己发配到这么遥远而寒冷的地方,朱棣依旧是对自己放心不下的,毕竟,一朝岂容二君。

想到这里,朱允炆微微一声叹,端起那壶酒,慢慢走到钦差的身边。“有劳大人了。”

钦差微吃了一惊。因为没料想朱允炆会这样安静。

只是片刻的沉默,他笑了起来,朝那当年的帝王作了个揖,礼道:“王爷,请,微臣还等着即刻返京复命。”

即刻。

朱棣竟是这样的心急。

为什么?

朱允炆沉吟,看着手里的酒。

“王爷,请。”那钦差再道。周围同时微微响起了些动静,朱允炆抬眼看了看,那些跟来的侍卫虽然神色依旧如来时一样,这当口不知为什么,一个个暗暗把手搭到了剑柄上。

他们在警惕些什么?

朱允炆想。一边又看了看手里的壶。片刻将壶盖掀开,闻了闻。“好酒。”

“王爷请!”钦差的声音已经明显带着不耐。

似乎连他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不耐的情绪,也许这人是曾经九五之尊于殿堂上的帝王,也许明明死难当头,这人眼里的安详和平静。

这怎样看也不像个即将被逼死,却无从挣扎抗拒的人的眼神

想到这里,钦差上前一步,胁道:“王爷,还不喝,莫非想抗旨不尊!”

朱允炆眉头微微一皱。

那一刻,他忽然又似乎见到了当年紫禁城一把滔天大火燃烧而起时的样子。

那钦差眼里也闪着火。

怒火。

于是眉头又悄然舒开,朱允炆道,“岂敢。”

说着话,手将那只精致的玉壶送到了嘴边。目光不离钦差的眼神,他的眼神渐渐平静了下来,在看到朱允炆将瓶口朝自己嘴里倒进去的时候。

却突然蓦地凝固,然后,一片空白。

不到片刻噗的一口血从嘴里直喷了出来,因为一把刀笔直穿过他的喉咙,将他那个柔软的器官扎出了一个黑洞洞的血窟窿。

刀在朱允炆的手里,很薄,很小的一把刀,这些年来他从没有离手过。

而周围同时扑突突一阵倒地声,几乎只是一瞬间的功夫,跟随钦差来的那些侍卫全都中箭躺倒在地上,暗布在内室楼堂上的箭手稍一现身朝下窥了一眼,确认无一存活后,静静消失在了那些不起眼的小窗楞内。

风起,飘摇的风里没了箫声,也没了茉莉花香,只有一股股浓腥在风里妖娆着,浓烈得像红老板身上那件耀眼的衣裳。

“王爷抗旨了呢。”不知什么时候站在了朱允炆的身后,阿落闪着双碧绿色的眸子,轻声道。

“嗯。”将酒慢慢倒在石桌上,朱允炆心不在焉地回应。

“我们也该告辞了。”

“阿落,”

“阿落在。”

“苍衡龙脉怎样切断。”

这世上的事情,往往就是这样,在踏出去一步以后,想要再回头,已经是不可能的了。

朱允炆从来没想过自己真的会杀死朝廷钦差,就在之前家人来报说有钦差到的时候,他也没有想到过自己会这么做。

但却做了。

一切发生得这样快,快得就像自己从帝王变成庶民的那个瞬间。那些温暖的阳光,柔软的箫声,淡淡的风转眼消失得就像黄粱一梦。

周围闻讯而来的家仆们默默收拾着满地的狼藉,拖尸,洒水,井然有条。自然,家仆并不是原来的家仆。早在刹出生那晚,原先那些神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