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1/4页)

书名:青牧何归处

正文

第一章 落魄先生

明毓国是长坪大陆上的强国之一,近年来的纷争少了许多,明毓也渐渐有了些民生和乐的摸样。能有如今的一切,青衣大将唐以青功不可没。明毓的百姓谈论起青衣大将是尊崇万分,就连敌国的将领在战败之余,也不禁感叹,明毓有唐以青便可高枕无忧矣!可想而知,唐以青的威力有多大。

唐家世代为将,唐以青的爷爷名曰唐博后,在外对敌之时,几乎每每命悬一线之时,却都奇迹般的生存下来,对敌的军士怕极了那不要命的疯子,可却如何也杀不死他,因而便有“不死伯候”之称流传开来。他的父亲唐淮早在年纪尚青之时,便随军征战沙场,获得不世功勋;可惜天妒英才,唐淮没战死在沙场上,却因病魔而身殒。为了不辱没唐家门楣,唐以青在父亲死后更加用功识文习武,待得年满十六,便在爷爷的允许下进入战场。他从一个小小的军士一步步走到如今大将军的位置,不知耗费了多少心血,更不知有多少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因而,青衣大将的声名完全是唐以青一点一滴闯出来的,怎能不让人心生敬佩。

唐以青,现年不过二十五有余,九年征战让那个男人比同龄人更加成熟睿智。青衣大将唐以青对于明毓的子民来说,便是一个不可亵渎的神话!

一身寻常白衣着身,陈牧驰抿了口茶楼提供的免费茶水,出神的听着说书先生说着青衣将军唐以青如何勇斗野蛮之邦,又是如何的潇洒风流,眼中不由闪动神往的眸光,但随即,眼神便黯了黯。他一介文弱书生,又如何能够征战疆场,快意江湖。

斜了眼门外,大约刚到辰时。放下茶碗,陈牧驰不紧不慢地向着门外走去。店里的小二看了眼陈牧驰的背影不满的嘀咕:“穷酸鬼,整日来这里蹭茶喝。”

这座名为“盈奉阁”的茶楼在整个京都都算的上是数一数二的,因为老板好心,每日都有劣质茶水免费供应。如陈牧驰这样日子窘迫的人不在少数,但大早上的来这盈奉阁的却真没几人,因而小二那番话自是除了针对陈牧驰,不作他想。

陈牧驰苦笑着摇摇头也不计较,严格算来,自己的确是在蹭茶喝。只是每每来此,他最想做的却是听那说书人讲些江湖轶事,或者不知是真是假的辛秘传闻。

出了盈奉阁,陈牧驰脚下毫不停顿的赶回他那破旧的小院。到时,已有几个年纪尚小的孩童在院中玩耍。看到他来了便欢喜的蹦跳过来,叫喊道:“先生回来啦,先生回来啦。”

摸摸围在身边的小孩子们的脑袋,陈牧驰眼中忍不住带上了几分笑意,这些孩子都是些家境贫寒念不起学堂的孩子。他自小失去双亲,是一位好心的老者捡了去将他养大供他上学堂。老者心地善良,常常念叨着让他做一个正直有用之人,可惜他们一起生活了十几年后,老者便过世了。他一直记挂着老者的嘱咐,因而才有了心思做个教书先生。只是他的日子同样困窘,学堂便也只能以自己小院里一间勉强能遮挡风雨的小屋凑合。怀念起往事,陈牧驰不由感慨,但随即他便抛开那些个心思领了陆续到齐的孩童们到屋子里坐好。

“昨日的功课可都还记的?”陈牧驰轻笑着看向端端正正坐在下面的孩童,神色温和。

“先生,都背熟了。”下面的孩童大声齐道。

听着洪亮稚嫩的声音,陈牧驰满意的颔首,然后拿起书本开始讲解新知识。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是说汉代人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和友爱兄长家人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你们也要向孔融学习,知道吗?”陈牧驰负手而立,眸中含笑。

“先生,在家的时候娘亲常常给我好吃的东西,自己却不舍得吃,以后我也要藏好吃的给娘亲。”软软糯糯的声音,带着天真纯稚,陈牧驰走到穿着破旧衣衫的男孩跟前蹲下,摸摸他的头赞道,“初儿很乖,你娘亲听到你这番话必定会高兴坏的。”

“先生,先生,我也要这么做。”扎着羊角辫的小丫头,一对甜甜的酒窝随着脸上的笑容更深了些。

“我也是我也是”

争前恐后的声音在周围响起,陈牧驰满足的叹息,看着这些孩子们成长,教授自己所知道的东西,便是最值得自己欣慰的事了。

待快到午时,陈牧驰收起书本,道:“今日便先到这里,回家记得好好温习功课。”

“是,先生。”整齐的行了一礼,孩子们便蹦蹦跳跳的出门去了。

看着孩子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